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孟子梁惠王上13(第1页)

作者【先秦】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1],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2]。河东凶亦然[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4],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7],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8],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1o],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2],途有饿莩而不知[13];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4]。”

注释

[1]寡人古代君主、诸侯的自称。[2]以上三句意为,河内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些百姓迁移到河东,把粮食运到河内。河内指河南黄河以北的地区,包括今河南沁阳、济源、博爱一带,当时属魏国的领土。凶饥荒。这里用作动词。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指今山西西南部,当时属于魏国的领土。[3]河东凶亦然河东生灾荒也是这样。即将河东的一些百姓迁移到河内,把粮食运到河东。[4]加少更加少。加更加。[5]以上两句意为,大王喜欢打仗,那我就用打仗来作比喻。喻比喻。[6]以上三句意为,战鼓咚咚擂响,刚一交战,就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填然鼓声咚咚状。曳拖。走跑。[7]此句意为,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直只不过。[8]此句意为,密孔的渔网不入池沼。数罟(shuogǔ)密网。罟网。洿(ū)池大池。[9]以上两句意为,百姓养生送终没有缺憾,这是王道的开始。王道孟子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指实行仁义以赢得民心和天下的归附。[1o]庠(xiang)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11]以上三句意为,注重学校的教育,宣讲孝悌的道理,头花白的老人就不必在路上头顶肩扛了。颁白须斑白。颁通“斑”。负戴以背负物,以头顶物。[12]检禁止。[13]以上两句意为,猪狗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莩(piao)同“殍”。饿死的人。开仓粮;赈济。[14]以上两句意为,大王不要怪罪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你这儿来了。斯犹“则”。

原边注

讥惠王好战,虽有惠民之举,亦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耳。

行仁政,则能王天下。

点评

本章论仁政、王道。惠王认为自己治国爱民,尽心尽责。孟子认为他只是行一些小惠,并未真正尽责,特别是惠王连续对外动战争,给魏国民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伤害,与那些完全不行仁政的国君没有根本区别。就好像打仗时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有的只逃了五十步,但本质上没有不同。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劝其弃霸道而行王道,并对仁政、王道作了阐先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还有,给百姓足够的产业,每家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使百姓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后,兴办学校,推行教化,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孟子的主张包含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开、利用自然资源,展生产,注重教化等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孟子这里,仁政、王道的含义既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仁政侧重于对民众的治理,王道强调对天下的平治;王道以仁政为内容,仁政以王道为归依。王道就是以仁政而非暴政赢得天下的归附,平治天下。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侠影美颜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