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赶集(第1页)

小宁很少有机会赶集。姥姥比较忙。重点是小孩跟着上集麻烦,误事。

小宁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姥姥很高兴,姥姥这天说带她去赶集。

那个集市在好几里之外,附近很多村庄都去那里赶集。憨大孩说过,这个集属于山东,离孔子老家很近。

小宁也很高兴。她能赶集了。

走了好远的路,经过很多个村庄,看到很多一样的庄稼地。小宁不说话,姥姥也不说话,只快步赶路。她走路不慢,她从来就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孩子。

路上遇到了一个熟人,姥姥让她叫姨奶奶。她憋了一下,姨、姨奶奶!

姨奶奶睁大了眼睛,这小孩说话咋那样?

姥姥说,我大妮的孩子,也叫大妮,小时候跟人家学结巴,就成这样了。

姨奶奶问,您大妮呢?

姥姥说,不知去哪了,就这样吧,我带着小大妮,能活着就行,小大妮上学不孬,看能有出息不,也算不白养她……

小宁听见了,有点点自豪。似乎现在她有了点出息的底气。

姨奶奶说,女孩家,再出息有啥用,还不是人家的人……

姥姥说,那总得有人拉巴她,哪怕一个小狗也不能眼看着饿死。

……

姨奶奶说,小军家真不是人,骂我就算了,还挑着小军不理我,咋娶了媳妇都这样!

姥姥说,我家那个不也一样。三姑家三个儿子,娶三个媳妇,都那样,堂屋院子都抢去了,睡到麦地边一个小庵子去了。

……

她们说了好久。小宁就在路边玩,用小棍挑逗路边的黄蚂蚁。把它们的齐力抬起的小青虫弄一边去。它们再一哄而上,抬起青虫就走。青虫不时翻滚挣扎。

她把路边的玉米叶摘了几片,长长的,又撕成细条,编小篮子玩。

玉米地散着热气,太阳越来越高了。

小宁总算等不及了,叫道,姥姥,走吧……

姥姥终于说,老王来,过两天到家去住两天吧,我带大妮子赶集去。

姨奶奶说,好,老黄。摸了摸小宁的脑袋,好好听您姥姥的话,大妮,

小宁点点头。

姨奶奶从包袱里翻出一个红红的西红柿,塞她手里,我这回赶集没买啥,就买几个洋柿柿,家里今年没种。今门天好,这得回家给棉花打打药去。

姥姥说,接住吧。

姨奶奶临走又说了一句,闺女来,可甭结巴,不好说婆家……

姥姥笑了。小宁心里却咯噔一下。

平安地走到集市上。路上姥姥又遇到了熟人,幸好就打个招呼就走了。

集市上到处是房子,到处是一个一个的石台。果然和庄上不一样。

越走人越多。卖菜的,卖鸡的,卖牛的,各种味道。然后卖布的,卖衣服的,剃头的,卖杂货的,还卖气球的流动小车。她都觉得很新奇。还有很多卖烧饼包子油条的。满街飘着油炸香味,她一直满满的口水。这些她都没吃过,只见别人吃。她好馋。

她指望着姥姥能买个两分钱一个的包子给她吃。但又觉得很渺茫。

姥姥是来卖鸡蛋的。

她们走到一个有好多人的地方。很多人在路边摆个摊,摆着鸡蛋。好几十个人也在卖鸡蛋,路中间就是卖菜的,黄瓜豆角之类,对边路边就卖鸡的卖鸭的。还有人在卖蜐蝲猴,实际就是知了的幼虫,油煎了很好吃。

这些都是本地的农民,拿自己家的东西来卖,换点钱,好买家里不能生产的油盐酱醋。

她们在路边找个地方铺开,摆上鸡蛋。那是几个月积攒的,2o个。姥姥要换钱买化肥了。

姥姥之前已经以买菜的身份问了几家,有的卖8分一个,有的卖七分五一个。

姥姥想卖8分钱一个,那样2o个鸡蛋就能多卖一毛钱。她们站在路边等了好久,没人买。行情就是七分五一个,没人愿意多花那一毛钱。小宁就一直在旁边站着等,又不敢自己走开。集市上川流不息。路上的三排队伍也生着变化,不时有人卖完了,就走了,又有人进来,蹲在地上,看着眼前的鸡蛋或菜,等人来问价。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