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节(第1页)

东征第一战,歼灭清兵四千人,大军继续沿浔阳江东进,船帆、旌旗遮天蔽日,岸上的部队也不含糊,数日间拔除了清军数个沿江据点,占领了瑞昌县城,城中士绅百姓夹道相迎王师。

与此同时,袁州府方面,湘赣门户之间的萍乡西部,称为插岭关,明清双方的血腥争夺也拉开帷幕……

谭泰面色阴沉,对着手下诸将道

“豫亲王的意思是,明军来势汹汹,必须将敌阻在九江和袁州境内,不出一月,江北的郑亲王和四川的肃亲王便能全面进取湖广,切了朱由榔的后路!让他进退不得!”

“传令给王得仁!和穆图布前往赣州增强防守,切不可让李定国趁机钻了空子,袁州方面,何洛会将军亲自领兵出镇。”

“其余人等,与我共同守备九江、南昌,豫亲王的援军不日便能抵达!”

第44章夜夺插岭关

随着沿江的武家穴镇、城子镇被明军攻破,浔阳江南岸的瑞昌县被占领,九江这才算完全展露在明军兵锋之下。

谭泰亲领两万人镇守九江,金声桓一万余众分驻南康,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留驻南昌,做出节节抵抗的态势。

何洛会则辖制四千八旗精锐和一万五千绿营向西对付袁州府方向的赵印选部三个师。

朱由榔大军在八月上旬抵达九江城下,展开围城。

九江面朝长江,江山险峻,易守难攻,谭泰充满了信心,他早就提前准备了十四门红夷大炮和三十多门千斤佛郎机置于城头,准备借此封锁江面,对抗明军舰船。

在不靠长江的南面,又设置了三个城寨,用于呼应九江城防。

朱由榔和李过一下子碰到个铁乌龟,短时间内也没有其他办法,摆开架势,一百多门火炮使劲开火,先轰上三四天再说。

由于是沿江进兵,后勤方面要好许多,堵胤锡每隔十日,就会组织一批船队将物资转运归来,除了纤夫和上下装货,竟是用不了多少民夫。

九江这边局势陷入了僵持,但南边的袁州府,战争即将进入白热化。

清军驻守袁州的总兵名唤徐勇,原本他是孔有德麾下部将,驻守湘东北地区,孔有德被灭后,面对李定国气势汹汹的大军,徐勇当即带着数千残兵逃入江西,保住了一条狗命。

进入江西后,又归属谭泰部下,在今年的扩军中将自己部下恢复到一万余人,把守袁州这个湘赣门户。

而进入袁州的主要通道便是萍乡西部的插岭关。

赵印选皱眉在山坡上观察了一番,而后吩咐道

“先用炮轰吧!”

光复军的炮营是独立编制,目前只有七个炮营,朱由榔带走了两个,赵印选这里有一个,李定国那有一个,高一功手里有两个,刘文秀手里一个。

每个炮营编有野战火炮五十四门,人员九百,包括炮手三百人,分为左中右三个炮兵哨,每哨十八门火炮。三个骡马哨,负责弹药运送和拉拽大炮,每哨一百人,骡马九十匹,车十五辆。三个卫从哨,各配属一百步卒。

七个营三百七十多门火炮,光拉拽所用骡马就要将近两千匹。南方缺少马匹,好在李定国收复云南后,获得了这个南方为数不多的产马地——滇马。

滇马矮小,肩高普遍不到一米二,但胜在耐力好,能够爬山越岭,用来做为驮运物资和拉拽大炮的驮马再适合不过。通过和云南土司交易,前后一年多时间,朝廷从云南弄到了八千多匹滇马,用于军队后勤。

为此,朝廷还专门听从了一位刚上任没多久,但干的相当不错的云南楚雄府通判的建议,在云贵多地就像沿海的自贸区一样开设大量互市巡检司,加深汉彝各族交流。

这位穿着青色文官官袍,头戴双翼乌纱的楚雄通判,叫做孙可望。

炮营三个哨分辨找好炮位,卫从哨的士卒也连忙上前帮忙,将大炮摆正位置。

紧接着,几名炮营军官便开始拿着纸笔和尺子,在高处边观察,边写写画画。

如果说光复军中,哪只部队文化水平最高,那毫无疑问,就是炮营。因为炮营分到的原教导师将士比例最高,各炮哨到队一级的军官全部都是教导师出身,接受过基础教育。

并且他们分到各营后,还要求炮营的所有士卒也跟着一起识字、学习算术,虽说效果肯定不如教导师中的学习,但也绝对比一般军队的文化水平高多了。

这年头的大炮准头差得吓人,但并不意味着就不用校准了,虽然火炮单独射击准头差,但如果一哨十八门火炮同时向一个方向目标射击呢?很容易就造成集火杀伤。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