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页(第1页)

待林海屏退众人,韩琦在书房里也是和盘托出,&ldo;泰兴的粮库不对。&rdo;泰兴前些日子暴雨,山中石块混着泥水从山上滚下,淹了几个村庄。好在出事时是白天,老早有眼尖的里长领头,把村里人都唤出家门。因此房子塌了不少,但人却没损伤几个。这种小灾,知府和县令递个折子上去,好生安抚安置灾民也就是了,一般不会追究谁的责任,反倒是救灾得力必会有封赏。问题也就出在了安置上,韩琦领命去打开粮库,发觉库中都是陈粮不说,数目差了忒多。要知道半年前巡查的官员可刚走,当时账目全都对得上,库中也多是去年的粮食。林海细细问过,才道,&ldo;陈粮换新粮,却不会在数目上差了这许多。&rdo;韩琦起身,就给林海跪下了,&ldo;不求林兄救我,只愿能看在昔日的交情上,护住我妻女!拙荆腹中还有我的骨肉。&rdo;韩琦夫妇成婚多年膝下也只有一女,此番妻子再次怀孕,韩琦宁可自己不要性命,把罪责一力担下,也要保全妻女三个。却说韩琦的本家势力不小,他本该向族里求救,却来寻林海……显是信不过自己的族人。林海扶住韩琦双臂,略一用力,发觉抬不起来……他只得道,&ldo;你糊涂!若是担了罪名,你妻女如何活得下来?&rdo;韩琦定了定神,听林海语气也知道他存了帮忙的心思,便老实道,&ldo;泰兴有&lso;水贼&rso;。&rdo;圣上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如今江南富庶,多年并无大灾大难,百姓温饱有余,哪会有水贼?!须知江南鱼米之乡湖泊众多,有心人存些人马……在此养兵练兵实在不是难事,只是得上下打点妥当。林海一听便知:这定是哪位贵人养了私兵,将来行刺……十分方便。养兵最是费钱,一时没了兵饷便动了粮库的主意。那上上下下诸多官员,只怕唯有韩琦不是他们的人,因此动用粮库存粮,又赶上需要粮米赈济,正好把韩琦推出去顶罪。至于韩家只怕是跟那位贵人有了交换:牺牲少许声名,以及一个还算出挑的族人,换得那贵人的支持。而那背后的贵人,林海自然也有了主意:只看宫中几位皇子谁的母亲出身江南,且与太子关系亲密就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毕竟太子母族才是江南一等一的世家。就是不知道这些私兵,太子知不知情。林海便道:&ldo;你先别急。且写个折子来。&rdo;个中详情他也要打发人去细细探听。韩琦一个七品县令,在家族已经打定主意拿他换取其他人的前程,自然求告无门。只要他进了大牢,就必定会&ldo;畏罪自尽&rdo;。林海品级不算顶高,身为巡盐御史,却能给递密折直达圣听。实际上,林海对太子本就有些不满:自打就任,银钱攻势简直扑面而来‐‐这也忒瞧不起人了。有心拉拢人,都不知道投其所好啊?如果林海眼睁睁地瞧着韩琦冤死狱中,再递上密折,太子定会焦头烂额。他都可以想见,太子要把那群私兵撇清,同时还得在圣上面前辩白:一位朝廷命官并非因自己而死……想出口气,却不能如此行事。林海思来想去,皇子们都暂且丢在一边,先忠于圣上吧。花了些时日,林海终于得了可靠消息,韩琦所言至少八成确凿可信。他果断递了密折上去,同时又趁着太子舅舅生辰,给他家送了份节礼。林海不想向太子示好,却不愿得罪江南真正的&ldo;地头蛇&rdo;:他下一任大半还要落在江浙。孙家老太爷,也就是太子的外祖父如今在京城休养,江南的孙家祖宅有太子的一位舅舅镇守,却也拿得了主意。而此时韩琦都已经下狱了。林海打点了一番,不许狱卒折辱,同时韩琦也为林海说服,紧咬着牙不肯&ldo;畏罪自尽&rdo;。林海又特地寻了扬州知府说话,闲情逸致聊了半天,关键只有一句,&ldo;孙家可看着呢。&rdo;于是韩琦也没被&ldo;畏罪自尽&rdo;。数日后,圣上密折尚未抵达江南,韩琦便让孙家人从扬州押解到了姑苏。姑苏是孙家的地盘,更是江苏巡抚衙门所在,到了姑苏韩琦的性命已经保住九成了。只是送扬州到姑苏的路上,韩琦遇到三次刺杀,若非孙家早有防备,他还是得小命休矣。而且从孙家的反应来看,那私兵还真不是太子豢养的。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