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节(第1页)

郑深当即奋笔疾书,信里情真意切地表示,庐阳与河水是一衣带水的邻居,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如今闻河水县遭遇洪涝灾害,百姓流离失所,还有许多桥州百姓逃难至此,给河水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庐阳本着同舟共济的原则,愿接收这批流民,只要河水将流民们引至两县交界的南平镇即可,从八月开始,庐阳会在南平镇外建立临时的营地,接收各地流民,为期一个月。

陈云州看完后,给郑深竖起了大拇指。

郑老头也是个大忽悠啊。

派人将信送去了河水县后,陈云州和郑深也忙碌了起来。

接收流民是件大事,因为庐阳县包括乡下的地方,总共也只有二三十万人,若是招募几万十数万流民,很容易带来治安恶行事件。

所以如何安置他们,如何让这些人更快地融入庐阳,在这里落地生根成了当前最首要的问题。

首先便是要让流民填饱肚子,不挨饿,他们就不会闹事。

但也不能白给,若是白给,肯定会招致当地百姓的不满。

陈云州琢磨了一下,以工代赈是最好的办法,既能让流民度过难关,又能不养懒汉,还能让他们每天有事情做,有奔头,不至于闲下来。

这人一旦闲下来,最容易惹出乱子。

所以从安阳镇到望都峰这段路可以提前提上日程。

单这段路恐怕还安置不了这么多流民,那就提前将砖窑、瓦窑盖起来,因为流民们也是需要建房子的。

流民中一部分勤快、家里人多、能力强的干个半年一载就能盖一座小房子。

这样还可以激励流民干活的积极性。

剩下的体力不那么好的就去开荒,有力气的砍树,没力气的拔草捡石头,总之一个也别想落下。

陈云州列了一张表,将流民安置的每个流程都弄得明明白白的。

程序是有了,但还需要人,无论是接引流民,给流民分粮分东西,带领流民干活,这些都需要人。

单县衙这一百多名衙役肯定是不够的。

于是,陈云州让柯九贴了告示,官府招募两百名青壮年男丁做乡兵,负责接引流民、维持治安。

要求身体健康,没有案底,没有恶习。

日期三个月,每月发放五百文作为工钱,提供两顿饭,若是表现优秀者可与衙门签订长约。

随着庐阳产业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单是衙门这点人已经很难维持治安了,招募更多的人势在必行。

这个告示一出,不少青壮年男丁都跑来应征。

要是应上了,那可是铁饭碗,每个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收入拿回家里,比种地看天吃饭有保障多了。

最后衙门选拔出了两百名青壮年男丁跟随着一百名衙役带着一批粮食,前往南平镇接收流民。

河水县县令文玉龙接到陈云州的信简直是欣喜若狂。

他确实在为源源不断涌入河水县的流民犯愁。

因为紧挨着桥州的缘故,现在他们县已经涌入了上万流民,加上县城东部受灾比较严重的百姓,流民已达好几万之多。

而且每天这个数字都还在增加。

文玉龙也想过派人拦截,不许流民进入河水县。

可两县相交的地方太大,他们衙门这点人根本看不过来,只能听之任之。

但这些背井离乡,失去家园的流民到了河水县也要吃饭。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