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刘宋的腾笼之语(第1页)

公元477年,刘准登基,上台时才11岁。萧道成有拥立之功,被晋升为相国,齐王。

其实,这头衔都是萧道成自己封的,小皇帝不懂这些。可萧道成节奏没控制好,头衔封的有点猛,惹恼了另一个实权派沈攸之。此时的南朝宋,能跟萧道成叫板的,也就沈攸之。

沈攸之是刘彧的托孤重臣,是个武将,封了个荆州刺史,不在朝廷。所以,刘昱砍来砍去,沈攸之没当回事,就是个吃瓜群众。该吃吃,该乐乐,该征兵征兵。把荆州打造成了铁桶,兵力达到十万。

眼看成了沈肥肥,朝廷也担心,怕他变成王敦、桓温之流,就想把他调走。不敢直接下旨,怕逼急了造反,就派个人去探口风。

使者小心试探“奉太后口谕,将军劳苦功高,又是朝廷重臣,想让将军回朝廷镇宅,可荆州是重镇,找个人替换也没那么容易。所以太后说了,这事将军自己定,绝不勉强。”

这摆明了就是明升暗降,沈攸之一脸伪笑“太后仁德,那是给我面子,这事我哪敢定,还得太后做主,是去是留,全凭太后一句话。”

沈攸之没表态,皮球又踢给了朝廷。球是接住了,朝廷没敢再踢,这事只能搁置。

搁置没多久,就赶上换皇帝这事。萧道成知道实力比不上沈攸之,可到了这位置,没退路,只能死磕。于是,想说些软话,缓冲一下,就把刘昱的作案工具全套展示给沈攸之,表明自己的无奈之举。

但没啥用,沈攸之伸出拳头事倒能理解,但不分点油水没法理解。表完态,沈攸之开始整顿兵马,同时檄文给各郡县。

送信的派出去好几波,没一个回来,全被扣下了。吃相太明显,谁敢跟。不但没人响应,还挨个跑去朝廷告状。本来沈攸之想打个出其不意,结果弄的满城风雨,打成了明牌。

朝廷也开始准备,都不用檄文,告状的全是帮手,都搁半道上等着,准备打沈攸之的埋伏。

沈攸之手里十万人,根本不担心埋伏,大军从江陵出,顺江东去,直逼建康。刚到江夏,就被郢城的柳世隆给拦住了。

柳世隆是柳元景的侄子,跟叔叔学了不少兵法,很会打仗。但郢城有点小,兵也不多,只够自保,不敢出击。于是,朝廷给个任务,引诱沈攸之攻城,拖住他。

可惜,沈攸之没瞧上这个拦路虎,肉太少,不够嚼。于是打算绕过郢城,直接去轰建康。

柳世隆急了,派参军焦度去勾引沈攸之。焦度也是个人才,平时跟张飞一样,暴脾气,凭勇力取胜。这回换了花样,学诸葛亮骂王朗那招,而且不用上战场,站城楼上开骂。

杀猪嗓子一吼,诸葛亮都得认输。沈攸之离的挺远,被焦度几嗓子,硬生生给骂了回来,而且疯似的攻城。这得骂多狠,给人气成这样,历史也没记录。

有记录的是诸葛亮骂死王朗属虚构,而焦度骂沈攸之是真事。后来,给这城楼起个名字,叫“焦度楼”。城楼上那点事,被焦度回忆了半辈子。想起来就乐,满满的幸福感!

可当时很残酷,血淋淋的活场面。几万人玩命的爬城墙,焦度拼命往下戳,可守城兵太少,跟不上爬墙节奏。只好使出第二套方案,史无前例的战法,泼大粪!

汤汤水水带着味,一泼摔下去一溜,扶梯兵扔下梯子就跑。这打法跟刘裕的“却月阵”一样,后世再没人玩过。

攻城几十天,没一点进展,朝廷大军又从下游逼近,沈攸之军心动摇,一波一波的逃兵。部将刘攘兵干脆射封信给柳世隆,愿意投降。

柳世隆同意打开城门接纳,并约定信号。趁着夜黑风高,刘攘兵一把火烧了营地,领兵就跑。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