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章 宇文泰的崛起(第2页)

这鬼话,鬼都不信。元修1o万御林军守住黄河,想拦住高欢的2o万大军。可这御林军,拼凑的,战斗力咋样,元修自己都没信心。

等御林军到了前线,元修既不御驾亲征,也不鼓舞士气,趁大家不注意,转身逃去了关中。几个佞臣跟的紧,其他人全扔在了洛阳。

仗没打,高欢就进了洛阳,也不追元修,又立了个1o岁的元善见做皇帝。洛阳离关中太近,怕宇文泰打着元修的旗号再杀回来,高欢干脆迁都,带着小皇帝,搬去了邺城。

公元534年,北魏正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东魏开国皇帝元善见,西魏开国皇帝元修,北魏就此灭亡。

东魏占据河北、河南、山东,全是富庶之地。又接管了尔朱荣的家产,财大气粗。

西魏地盘只有关陇地区,穷底子。当初尔朱天光只带了2千人入关,回洛阳时带走了一万多人。关陇这兵力,满打满算还得倒贴,中途又跟侯莫陈悦火拼一次,实力可想而知。

可西魏也有优势,人口杂,思想乱,没有统一的紧箍咒,适合创新。不像东魏,六镇遗民占了一大半,鲜卑人多,都习惯了奴隶社会,而且擅长造反,想动他们的利益,很难!

宇文泰确实能耐,抓住西魏的优势,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改军队,比刘备的桃园三结义还夸张,搞了个“八柱国”。意思是这国家得靠八根柱子撑着,缺一根都不行,给足了大家面子。

“八柱国”包括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效仿六镇的运作模式,除了宇文泰和元欣,其他六个人,每人掌管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掌管两个府,共十二大将,二十四府。

府用来屯兵,跟早先的农场差不多,府兵自给自足。府兵制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是府兵常年扎堆生活,跟“乡兵”一样,互相抱团,战斗力强。

缺点是家族管理,比较任性,有奴隶制倾向,不符合历史进程。所以,府兵乱世是宝,盛世是草,到了唐朝,就慢慢退化了。

宇文泰是老大,掌管其他“柱国”,就配保镖,不配府兵。元欣是皇族,要的是他的影响力,也不配府兵。

为了团结“柱国”,防止内斗,宇文泰又使一招,搞联姻。规定子孙的正宫都从“柱国”里选,而且支持“柱国”互相联姻。独孤信闺女多,最占便宜。

宇文泰富国强兵的改革,全国满意,唯独一个人不满意。这个人就是元修,任性惯了。

当初,高欢不在洛阳,元修都觉得碍事,想干掉他。何况宇文泰就在身边,还定一堆规矩,元修更没法忍受,又开始联络皇族,想干掉宇文泰。

宇文泰没惯着他,直接一杯毒酒,再换个皇帝。估计元修到死都没明白,啥叫傀儡。

公元535年,元宝炬登基,宇文泰亲自选的皇帝,也算是西魏的开始。

元宝炬跟元修不同,知道自己是傀儡皇帝,不但规规矩矩,而且还很配合,让干啥干啥。这态度,闭着眼都比元修命长。

有了元宝炬的配合,宇文泰的改革顺利多了,改制完军事,又挖空心思寻找内政人才。

有一次,汾州刺史苏让赶去上任,宇文泰送行。按惯例,多问了一句“有什么人才可以推荐?”

搁平时,就是句官话,可这次,苏让真推荐了一个,自己的堂弟苏绰。宇文泰要的是人才,不是亲戚。面子是给了,但没重用,苏绰在冷板凳上待了一年多。

后来,宇文泰找幕僚周惠达商量事,周惠达挺逗“你这问题,我得考虑一下,先去趟厕所,回来就能给出答案。”等幕僚上完厕所,答案有了,可没瞒过宇文泰“你这脑袋,想不出这种答案,老实交代,幕后高人是谁?”

周惠达兜不住了,就把苏绰供了出来。宇文泰拍拍脑袋“误大事了。”赶紧找来苏绰,面试了一晚上,天亮就拍板,内政规划交给苏绰。

喜欢两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两晋南北朝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