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故乡的变迁(第1页)

回到鲁西聊城,突然萌了写点儿文字的念头,读后若有同感,请转,让更多的人知道。为了共同拥有的地球,为了你,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健康和未来。

阳历七月,正是麦收结束,夏种农忙时节,我回了一趟故乡。昨天夜里,刚下过一场大雨,村子东边徒骇河那条支流里,依然看不到一洼积水,乡亲说:天旱久了,一场大雨大地很难喝饱。河床的草茂盛了许多,一眼望去,真有点“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感觉。过去,蜿蜒绵绵的小河堤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榆树,远远望去,像一道绿色屏障,将小河严严实实夹在中间。为了防止夏季狂肆的河水决堤,乡亲们每到秋冬农闲季节,县里就把村民组织起来,拉土修堤,为来年霉雨季节防涝做准备。

今天,站在这里,看不到一点点河堤的影子了,更没有了昔日的绿色屏障,倒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残余河床安静的躺在这儿。原来,乡亲们盖房打墙没地方取土,再加上连年大旱,防涝的思想早飞到了九霄云外,把昔日威武雄壮的河堤挖的一片狼藉。我感叹:今天大旱,难道明天就不会大涝吗,老天爷变幻莫猜横冲直撞的牛脾气,谁能管得了?

幼年时的小河,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玩耍的乐园,春夏秋季节,清澈透明的河水,像一面蜿蜒修长的镜子,波光粼粼的河水映照着堤上榆树的倒影,鱼儿一群一群,在清波荡漾里游荡。河里有鲶鱼,蛤蚜鱼,鲫鱼,泥鳅,河底长满了密密实实且长长的水草,每次,游泳高手庆良哥一个猛子扎到水里,准能为我们从河底摸出几个拳头大小的河蚌。

我最喜欢河边草丛里的青蛙,夏季这个季节,不分白日黑夜,河边的青蛙,鼓起腮两边的大大气泡,“哇哩哇,哇哩哇”叫声不断,整个河道,一望好几里地长,都是青蛙的叫声,真是应了唐诗里的一个句子:到处蛙声一片。

青蛙有花梨虎,绿崴子,小邦邦,还有人见人厌的疥蛤蟆。人若一脚踏进河边的草丛里,数不清的青蛙受惊吓便一块跳起来,纷纷逃到河里,潜到水下,停不大一会儿,便在远远的水面上露出头来。有的青蛙还调皮的朝岸上的人鼓起大大的水泡,“哇哩哇”叫几声,然后又潜到水下。

“花梨虎,绿崴子,长河家,抱孩子”,这是那个年代,孩子们在河堤上蹦着跳着最流行唱的歌谣。

我沿着小河往南走了三,四里地,幼年的影子依然没有寻到,出现在眼前的依然是被挖的一片狼藉的河堤。整个河床由于多年没人修整,几乎淤平了。河床长满了杂草,就像一个经过几十年风雨侵蚀的破败城堡。从早晨到下午,没有听到一声青蛙的叫声,一脚踏进草丛里,既没有昔日的蚂蚱四散而飞,也没有青蛙的蹦跳,倒是让草叶烂泥粘了一脚。

乡亲们说:这些年坑里河里都没有水,青蛙到哪里去活呀,再加上连年使用化肥农药,即使幸存下的青蛙,也是奄奄一息,早晚被毒死。我感叹:人不知道怎么了,难道把地球上的生物都赶尽杀绝,人类就能活得更美好吗,想到这些,我有些后怕。

过去,河东边,一望无垠的土地,叫牛家哇。当年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牛家哇,黑压压,一颗高粱打斤八。牛家洼地势较低,土质肥沃,由于夏季容易积水,乡亲们就在这里种高粱。八,九月间,脚腕深的水,泡着刚晒红米的高粱穗子,一眼望不到边。脚下的水清澈见底,河道里大水跑出来的鱼儿,在脚下乱窜乱蹦。火红的高粱穗子上爬着:“吱吱”鸣叫的油子,学名叫蝈蝈,与河堤上草丛里的油子遥相呼应。牛家哇的油子有豆绿色,铁皮色,还有豆绿与铁皮相间的杂交色,杂交油子鸣声最响亮,特别使人喜欢。一群群的麻雀,黄金翅雀,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在高粱穗上跳来蹦去,寻找着虫吃,歌唱着。那时的人们喜欢用高粱杆皮子编个笼子,逮上几个油子放里面,拿回家挂在房檐下。于是,村里不但有鸡叫狗吠鸟唱歌,还能听到油子的叫声,给乡村带来无限欢乐。

也有的乡亲,此时钻到高粱地里,把高粱杆上的叶子带裤子劈下来,编成蓑衣,就像现在的雨衣,能防雨还防寒,还能起到保护粮食防雨的功能。

这一些,全成了幼年时的回忆,油子二十年前被农药灭绝了,鸟儿也少了许多,摆在面前的是一片片老和尚穿的百衲衣一样的田地。人们分田到户各种各的,一小块连一小块,有种玉米的,有种地瓜的,还有种谷子的,反正种啥的都有。田地里稀稀拉拉几个戴草帽的人,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因为年轻人今天都读懂了“经济价值”的意义,在这一代人眼里“钱”才是万能之物,辛苦种一年地,去除种子,化肥,电费钱,所剩无几,不如到城里打一月的工挣得多,年轻人谁也不愿意种田,三十岁以后的人,很多不知道什么是种田。有技术的展现技术,没有技术的展现力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跑城里挣钱去了。

农业现代化的今天,种田并不辛苦,机械化代替了人工。省去了许多劳动力。过去,种田讲究:土,肥,水,种,密,保,工,管。田里要追土杂肥来养护土地,现在不用了,全是用的化学肥料,虽然粮食丰收了,但土质严重退化,板结。不让牛儿吃草,还要挤出牛奶,说不定那一天,地球起脾气,闹起情绪来,化学肥料也会失去它的作用,这样胡闹下去,我相信会有这一天。

乡亲说:春播时,田里喷洒一遍除草剂,一年草芽都不长,难怪田里一棵草也见不到,河床里没人管的地方,绿草丛生,。现在不用交公粮了,种的够自己吃就行,没有过多的顾虑。我真不明白,一个人口大国,这样轻视粮食生产,一旦有天灾人祸,结局还能比一九三二年的大灾荒好多少,看到这些,我真有些恐惧。

过去,小河西岸,是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国家规定是留给乡亲的自留地,有种白菜的,有种茄子的,有种南瓜的,还有种豆角芹菜的,如果谁家田埂上种几棵辣椒,不用问,这家人肯定喜欢吃辣,如果谁家菜地里有几棵“绺子烟”,这家人里一定有个“烟鬼”。那时种菜不上化肥,全是土杂肥,菜长的个大饱满,吃起来味纯正。在田里干活饿了,就顺手摘个茄子,拔一颗葱,用草叶子擦去上面的泥土,大口大口的吃,别提多好吃了;口渴了,从水井里打一桶冰巴凉水喝。如此不讲卫生,从来不拉肚子不长病。哪能像现在,一口饭吃不好,就会进医院。现在的人生命为什么这样脆弱,过去,很少听说过的绝症,当下,每年村里都有人因绝症而死去。

也有人种塑料大棚,里面种油菜,芹菜,黄瓜,豆角,茄子,各种各样的菜都有。有的菜油亮嫩绿,一点虫咬的痕迹也没有,有的菜显然是让虫子频频光顾。乡亲说:油亮嫩绿的菜是给城里人吃的,这种菜三天喷洒一遍农药,卖时还要喷上绿叶素,增光剂,好看,城里人喜欢。虫咬的不喷洒农药,留给自己吃。城里人用开工厂污染空气,地下水的方式来残害农民,农民就用喷洒农药的蔬菜来残害城里人,难怪有人说:“互害时代来了”。

地头路边到处堆放着一年前收割的玉米秸秆,都腐烂了,无人问津。幼年时期,这些都是牛羊冬季最好的饲料,各家各户都像宝贝一样的堆放在自己院里,房顶上,上面盖着草苫子,防雨淋,到了没有青草的季节,用铡刀把玉米秸秆铡碎,来喂牛羊,夏天,村里不管是男女老少,只要下地,就背个草筐,因为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养上几只牛羊,一是能增加自己的收入,再一个是制造土杂肥。“一只羊就是一座小型化肥厂,”这就是当年的口号。

现在村里没人养牛羊了,乡亲说:牛羊光患白血病,养着养着就死了,养不活。田里大量施入化肥,农药,严重的污染了草和庄稼,牛羊都能生病死去,人吃下去的粮食,难道不会污染吗?村里年年这么多患绝症的人,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没有所谓的专家去研究,去反思?

七十年代前,上级主管部门为了乡亲们方便农田灌溉,每十亩地打一眼砖井,井水清澈透明,甘甜,夏季,水位离地面半米左右,一伸手就能摸到水,就连冬春季节,水位也不过三,四米深,用水十分方便。随着工业化的展,再加上几十年的大旱,砖井枯了,人们又打出深四十米的深砖井,后来,也枯了,现在,人们打出了一百米,一百五十米,二百米的机井。用它来浇灌田地。地球被钻的到处是洞,遍体鳞伤,人们就在地球深深的肚子里,吸它的血液,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真不敢想象,会有这一天,地球的肚皮被吸空了,轰然塌下去,人们会遭受一种什么样的惩罚。

村子比过去大了很多,简直成了小镇,人们争先恐后往村外扩建,原来靠村子的农田,全盖成了房屋,高大的红砖房子,宽敞而明亮,四十年的变迁,乡亲们富裕了,这是事实,谁都无法否定。然而村子中间的旧房还在,只是风雨岁月将它们剥削的破烂不堪,但是,乡亲依然很小心的呵护着旧的院落。空荡的村子中心,没有狗吠鸡叫,很少人走动,死一样的寂静,夜里就像一座座坟茔,恐惧吓人。我真不明白,自古把土地看成生命的这个群体,现在为什么把大片大片的肥沃良田,盖成他们根本就不需要的房子。乡亲说:农村城镇化规定,一平方宅基地换一平米楼房,在城镇化实施之前,尽最大可能多占用一些土地,以求获得更多的补偿,还有人说,将来农村宅基地可入市买卖。乡亲变聪明了,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理想,他们经济学理论学不学就懂,而且,运用的恰到好处。但是他们又很愚昧,土地这个“命根子”一旦被剪断,将来吃什么?也许颠沛流离打工能挣些钱,万一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挣不到钱呢?也许这一代人是幸福的,有钱花,下一代呢,再再下一代呢?没人去想这些。

傍晚,月亮升起来了,圆圆的,水一样的月光洒在地上。村里很静,没有坐在街头乘凉闲聊的人,也没有“光腚眼”的孩子捉迷藏,蹦跳跳,撒羊羔。“二瞎子,三瞎子”坐在坑嘴大柳树下,拉着二胡,说唱“薛仁贵征东”,“穆桂英挂帅”,男女老少围一大圈,入迷的听说唱,直到夜深了,才恋恋不舍得离开,这一些,都成了儿时的回忆。

劳累了一天的老人们也许早早睡了,也许正在床上哄着嘤嘤哭闹的孙子孙女,年轻人也许在北京,上海或其它城市低矮拥挤的工棚里悄无声息的思念着故乡的亲人,默默盘算着自己美好的明天。

幼年时的齐楼小学,旧址变成了一片废墟,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出来它的影子了,虽然王喜春老师,李绍瑞老师,还有秋菊老师慈祥的容颜历历在目,但是,培育我,指教我,给我起点知识和自新的母校无论如何使我难以忘怀。

故乡的孩子除了几个学习好一点的到城里读书去了,大部分读个初中就打工去了。乡亲说:读书没用,花几十万元钱读书,找不上工作,到头来还要回到乡村,不如早早打工挣钱好,乡亲讲的不无道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写到这里不想再写了。我只想弱弱的问一句:”故乡怎么了?”有谁能知晓?谁能回答呀?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六指诡医有几个女主我没那么喜欢你只是刚巧遇见你成为瓶子树精那些年40成为瓶子树精那些年免费王涛王虹案原神终极考核王涛是什么人物清冷夭师 方闻洲每天都在追老婆的路上王涛 陈琳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修仙女配改拿龙傲天剧本 盛唐无夜合离后跟前夫一起重生了不妖娆终极之神sans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修仙小可爱周涛主持心连心视频成为瓶子树精那些年免费阅读重生顶级世家我的美妙人生完整版你捡漏上军校?TXT红笺绿酒楼绡免费阅读龙尊归来短视频全集免费播放拿捏声控的正确方式 番外至尊主播全文免费阅读朱丽叶塔图片紫塞秋风渡河在哪里她属于我 妲婴 免费阅读我就地封神 笔趣阁北境战神杨辰笔趣阁小浅美食记紫塞秋风调查冰川钥匙在哪带着军火库到大明秦牧笔趣阁七零年代江芃芃女帝师红莲居士结局王涛新机构女神周左右为难的近义词她属于我温念结局周涛素颜出镜与王为念首席的独宠新娘简介周涛心连心演出视频王涛陈玘她与白玫瑰为什么下架春丽的年龄合离后我和前夫都重生了荒年是哪年开始的撩人心扉怎么读太虚剑意天下无敌下一句人生编辑器天帝顾尘长安十二时辰结局史上第一女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