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贺礼(第1页)

唐绣瑾如蒙大赦,赶紧离开,将杨氏留给她爹去搞定。这也是唐英杰知道了杨菱珊的用心不良,这才将唐绣瑾轻轻放过,不然,今日唐绣瑾又有得一场好受。

杨菱珊完全还不知道自己的劝说起了反作用,见唐绣瑾逃脱了责罚,心底的恨差点表现到了脸上。又见杨氏还在哭哭啼啼,却一点作用都没有,她很是不耐烦。大堂里再也没好戏可看,自然就不耐烦再呆下去,“姨父,姨母,既然绣绣表妹已经顺利回府,那珊儿就先告退了。”

唐英杰和杨氏都没有留她,杨菱珊回了自己的院子。

杨菱珊回去就问梓熙,“睿王那边有消息了吗?”

梓熙回答道“说来有些奇怪,本来今天下去,睿王来了唐府。说是来给那个院子里的那位贺喜,恭贺她得了县主之位。结果却有些奇怪,睿王就在门上转了个圈,听说那位不在府里,就将礼物留下人走了,这次没惊动府里的其他主子。”

杨菱珊是听说睿王来过府里,却是为了来给唐绣瑾那个贱人送贺礼,杨菱珊气得鼻子都歪了。唐绣瑾那个贱人去行宫呆几天,回来摇身一变就成了县主。睿王那个无情无义之人,到了府里,见那个贱人不在府,连看也不来看她一眼。

杨菱珊摸了摸那半包藏在她袖子中许久的药,心里狠道“睿王,下次遇到我,看你如何逃出我的手掌心!”

唐绣瑾回了自己的院子,不知道杨菱珊心中所想,若是知道,大概会觉得历韬和杨菱珊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历韬威胁她,说她唐绣瑾是逃不出他历韬的手掌心的。而如今杨菱珊又在心里狠,说历韬逃不出她杨菱珊的手掌心。那真不知道,到底是谁逃不出谁的手掌心了?

唐绣瑾听到门上的过来回话,“小姐,今日睿王殿下到府庆贺,给小姐送来了贺礼。因为听说小姐不在府里,所以留下贺礼便离开了。”门上的伍叔说着,还将睿王送的贺礼递了过来。

唐绣瑾示意一旁的绿锦将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支步摇。步摇样式不错,不过唐绣瑾看的出这支步摇和杨菱珊最近这些天常常戴在头上的那支很是类似,应该出自同一人之手,想起历韬和杨菱珊这两个恶心的人,唐绣瑾连多看这支步摇的心思都没有。

“将盒子收起来吧。对了,今天其他人送来的贺礼,都拿出来给我看看。”既然看到了睿王历韬送的贺礼,其他人的贺礼她也就一起看看。正好,他对于厉明昕那个人会送她什么礼物,心底也有些好奇。

最期待的东西放在最后看,她先拆开带有宁国公府标志的锦盒,盒子里装的是一副不知道什么动物的尸骨制成的项链,这还真是蒋胜男的风格,就这么放盒子里,看着也怪吓人的。

一旁的绿锦就看得腿软,今天陪着唐绣瑾去了赛马场的小秀和绿芙都受到了惊吓,一回府,唐绣瑾就打她们去休息了。所以,这个时候在屋子里伺候的是绿锦和绿蝶。

绿蝶上次经过了惊马事件,胆子倒是大一些,她开口说道“小姐,这可能是边关那些小姐们喜欢的礼物,奴婢上次听宁国公府的小翠说过,好像边关那里的人,都认为佩戴这种东西,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

唐绣瑾点点头,知道这份礼物也是蒋胜男的一番心意。唐绣瑾看了看这个盒子,里面竟然还有一张纸,唐绣瑾觉得有些奇怪,一般送礼都是先致上一张礼单,恭贺的话都会写在礼单上。

唐绣瑾将那张纸展开,纸上有一幅画。画上是唐府后门那条街道尽头的海棠树,笔画还有些稚嫩,不过唐绣瑾却看得出绘画者画得极为用心。画的后面,还有一段话,大致是恭贺唐绣瑾获得县主封号,由于他拿不出其他礼物,只能自己画上一幅画,以表心意,最后落款是蒋林。

原来蒋林还单独给自己备了一份贺礼,唐绣瑾想到那个孩子,心底一片柔软。虽然知道蒋林不是她的珏儿,可这也是个令她心疼的孩子。

唐绣瑾又将李香云送的礼盒打开,李香云送的是一颗大大圆圆的珍珠,珍珠上面没有一丝瑕疵,人围过去看,还能看的上面的人影,这颗珍珠的价值应该不小。

看了这几人的礼物,又翻看了其他人送的贺礼,有人给她送字画,有人给她送砚台。最后,她看到了厉明昕送给她的那个盒子,那个盒子是上午厉明昕在海棠树下亲手交到她手里的,盒子不大,不会是大件的物品,唐绣瑾突然有些不想拆这个盒子了。

唐绣瑾犹豫再三,终究还是将盒子拆开,小小的盒子里躺着一支玉质的簪子。整支簪子通体碧绿,鲜翠欲滴,顶端是一朵盛开的莲花,看着高洁无比,栩栩如生。莲花的反面还刻有一行细细的字,唐绣瑾仔细辨认才认出那些字昕制于丁酉年戊申月壬午日,贺敏仪县主册封之喜。

原来这簪子竟是厉明昕自己雕琢的,唐绣瑾的心底深处被触动,手握着这支簪子许久,舍不得放下。

这支簪确实是厉明昕亲手雕琢的。为了将这支簪子雕刻得完美,他前面用了许多的木头练习。那时他不知道唐绣瑾会被封为县主,厉明昕练习只是想送一件自己亲手制的礼物给唐绣瑾。雕刻好第一支成品,正好今日唐绣瑾就被封为县主,厉明昕就将这支簪子送来当贺礼。

唐绣瑾后来还是将这支簪子收了起来,这么贵重的东西,她不放心随意戴出来招摇。看完所有的礼物,唐绣瑾的心平静下来,摒弃杂念,她再次开始翻看那本蛊书。

师父说这本蛊书不只记载着蛊术,还记载着一些外面没有流传的医术。唐绣瑾觉得蛊术太深奥,她也不知道怎么养蛊,所以对于书中养蛊的那一部分粗略看一遍。她着重细看的是书中关于医术药学这一块的内容。

苗人看病的方式果然与中原人的方式不大相同,中原人诊脉都是通过望闻问切,苗人却是通过种蛊查问。苗人的其他医术与中原人也不一样,就如判断中毒这一块来说,在唐绣瑾的认知里,查验一个物品或者食物有没有毒,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用银针,像宫里的人用食,都是先有太监试吃,再有银针验毒。若是银针变黑,则表明食物有毒。

而一般的物品,则需要依靠验毒者的经验,若是验毒者熟识各种药物的品性,对物品通过观察、闻嗅等方式了判断。这样的方式非常有局限性,像唐绣瑾,明明怀疑前面从柴房拿到的那个碗有古怪,可唐绣瑾辨认了这么久,却始终没现那碗曾经盛过含有什么药物的水。

如今,看过这本苗人的医书,唐绣瑾知道了一种新的验毒方式,比如用绿矾油验毒,许多药物,因为里面含有的东西与绿矾油相冲,遇到了绿矾油会变颜色,而绿矾油的制法,她师父的那本药典里有记载。

唐绣瑾立即去炼制书中记载的绿矾油,过了几天,唐绣瑾终于得到了一小瓶绿矾油。唐绣瑾再拿过那个古怪的碗,轻轻的倒了一滴绿矾油在碗中,果然现那只碗的碗壁有一丝丝蓝颜色的晶状的东西。现在唐绣瑾确定这个碗有毒,是不是以后遇到绿矾油变成蓝色的东西,都表明是有毒的?

唐绣瑾觉得自己新得了一种验毒的东西,以后自己会把绿矾油常年带在身上,这种东西在危险时候能起比较大的作用,验毒只是其中一种,还一大作用就是可以用来防身。这种绿矾油一旦接触了人或动物的表面,即使隔着衣服或者皮毛,都会冒气浓烟,然后骨肉消失。

唐绣瑾初炼制出来这种玩意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什么化尸水,吓了她一大跳。当然,这种绿矾油绝对有化尸水的作用。

唐绣瑾将这个碗的古怪弄明白了一些,可她的脑子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个碗里面的,中原人非常难现的毒,杨菱珊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难道杨菱珊真的得了来自她母亲,唐绣瑾的舅母的传承?

或者是杨菱珊一直知道自己是苗人之后,所以她学会了苗人的医术,自己也能制出这种中原人辨别不出的毒药?

唐绣瑾想想上次杨菱珊伙同睿王历韬对她下的药,那时的药她是能察觉得到的,只不过那时的自己本领太弱,没有在事前觉,喝下去之后才警惕。

唐绣瑾又想到上次厉明昕身边的太监给厉明昕下药的事,那次的药也是中原的一般药。

若是杨菱珊能制出苗人的毒药,她前两次就该用那种药才对,而且,唐绣瑾记得上辈子,到杨菱珊当上皇后,她好像也并不会养蛊。不过,这都是唐绣瑾的猜测,实际上杨菱珊会不会养蛊,唐绣瑾也不确定。

喜欢重生之倾城药后请大家收藏重生之倾城药后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