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状元(第1页)

当初林隽游学的目的之一便是去闽粤看看这个时代的海贸情况。

那一年他颠颠地跑到闽省看洋船,期间捡到两个受伤的男子,林隽做不到无视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咬牙为他们请医治伤,耗费了好大一笔银钱。

熟悉后得知他二人是兄弟,一个叫易长青一个叫易长明,京城人士。林隽想着总有一天要去京中考试,多了解一些情况错不了,便好奇地打探起京城风土人情,不妨从他们口中得知“贾家有一位衔玉而生的哥儿”。

如此林隽才知道这是红楼世界。

没想到当时狼狈不堪疑似被人追杀的男子竟成了当今皇帝。

怪不得明明易长青伤得更重,他却哭着喊着要大夫先救易长明呢。还说什么“三哥一定不能死,他们家不能没有他”。

林隽无语极了,一边给易长青包扎伤口一边腹诽:这么重要,他们家有皇位要守护?

这就是一句前网上冲浪选手随口吐的槽啊,没想到也能成真?

如今再看,可不就是有皇位嘛。

易修武看着他惊讶的表情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林隽默默低头,稳住,不就是皇帝么?

他仔细回忆当初与二人相处时有无出格的言行,半晌后在心里捂脸。

犹记得他当年被时文折腾得够呛,经常与二人一起批判八股文。还在易长明也就是当今面前指点江山:海贸应该如何如何,科举应该怎样

怎样……

啊……虽不至社死亦不远矣。

林隽面上一派镇定,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正尴尬得打滚。

他默念“昨日之事不可追”、“人到万难须放胆”,片刻后无所谓了,至少皇帝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他也是赞同自己某些观点的呀。

林隽收拾好心情,静待考试结束。

将近日落时分,鼓声响起。考生们陆续将试卷交到东角门的受卷官处,随后由此门退出。

试卷被糊名后交由东阁读卷官评卷,将试卷分为三等后第三天再请皇帝御前评卷,是以他们的工作也很紧张。

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翰林学士带领几名侍读评卷,李侍读依旧混在其中。

李侍读大概与林隽有缘,这次又评到了他的试卷。

李侍读:……这论点近情切理,这措辞法密机圆,这文体修短合度——读起来有一种英迈之气,尤其不同于人。

啊,这熟悉的味道。

一定是林会元的试卷。

两次都评到他的卷子,李侍读深觉二人有缘。

上次没能从李学士手中争取到林隽(的试卷)摘取应得的头名,幸好林隽复试争气,他心里才好受些。

这次,林隽(的试卷)由他来守护!

李侍读往几位上官身上瞟来瞟去,排除李学士,就剩东阁何学士和文渊阁周学士,呈给哪位好呢?

何大人之前主持过应天乡试,点了林隽作解元;周大人去年种植并上书推广了高产粮玉米,是有名

的实干派。

李侍读思量半晌,认为实干派的周大人一定更喜欢林隽的策论。捧着卷子走到周学士面前:“大人,您看这份试卷。下官以为可判甲等。”

周大人手上忙活不停,看了他一眼:“既如此,放那里一会儿汇总便是。老夫相信你的眼光。”

李侍读又将卷子往他面前递了递:“下官认为这份是为甲等中的头等,请您过目。”

李学士听到他的话,轻嗤一声:“李侍读,怎么你眼光格外利些?会试看到头等,现在又看到头等?”

周大人对李侍读的耿直脾性有所耳闻,只当他得罪了李学士,少不得解围般接过试卷:“且让老夫看看……嚯!”

他边读边品,只觉这份策论答得老辣且条理清晰,可以看出该名考生是个具有见识的人。相比之下他之前看中的策论就显得稚嫩起来。

“不错,不错。”周大人捋着胡须面露赞赏,“李侍读,这份试卷老夫先收着,你去接着判罢。”

李侍读高兴应是,周大人果然有眼光!

所有试卷都评完后,大家在头名上出现分歧。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