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走访水乡中(第1页)

谷宇返回车上,简单向刘继明汇报了一下,建议在此停留,刘继明欣然同意。

唐玉龙上岸后,和6建兵握着手说,“去家里坐坐吧?”

6建兵则说,“去村部吧,车上还有几个人。”

唐玉龙没有多想,他知道6建兵在安全系统,与地方政府完全无关,笑道,“行,去喝杯茶,好久没见了。”

6家兵想转回来开车,已经站在车边的谷宇说道,“建兵,你陪你同学前面领路,我开车跟着。”

村部并不远,就在二百米开外的一排二层小楼中,不一会就到了。

谷宇停好车,刘继明和邹宇光分别下车,唐玉龙惊了一下,急忙上前恭敬的叫了一声,“刘市长好,我是水南村村支书唐玉龙。”

刘继明笑呵呵的伸出手,唐玉龙赶紧伸出双手和刘继明握了一下。

谷宇心想,想瞒也瞒不住了。

寒暄过后,唐玉龙把刘继明几个人请进了村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摆着一大两小的沙,一张玻璃茶几和两把实木椅子,虽然已显陈旧,倒也干干净净。

唐玉龙亲自沏茶倒水,一通忙碌后,胆战心惊的在刘继明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谷宇看着有些紧张的唐玉龙,微笑的说,“唐书记,这次刘市长来纯粹是随便走走看看,以便了解些真实情况,建兵是你同学又是好朋友,所以不用拘谨,有什么说什么,这里说这里了。”

唐玉龙毕恭毕敬的点头道,“好的好的。”

6建兵补充说,“玉龙,刘市长他们都是好领导,这次来轻车简从,你也看到了,让我开车,坐的普通车,就是不想太官样化,随便点。”

唐玉龙微微一笑,“明白。”心里想起前几天乡里有通知,市长可能会暗访,果真是来了。

他在河阳新闻里看到过几次刘继明,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他信任6建兵,情绪慢慢的缓和了下来。看着刘继明,“刘市长,那您想了解点什么尽管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继明笑呵呵的问道,“你们大冷天的在水里捞玻璃?”

唐玉龙苦笑一下说,“平时村里没什么年轻劳动力,这不快春节了,回来几个人,想着河里的玻璃就是个隐患,大家一起清理一下。”

刘继明追问道,“河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碎玻璃的?”

唐玉龙介绍说,“刚才你们过桥后也看到了那栋房子,原来是个玻璃厂,产生的碎玻璃就这么倒在河里了。”

谷宇插话问道,“玻璃厂现在还正常经营吗?”

唐玉龙摇摇头,“去年年初就关了,工艺落后,产品次卖不出去。”

刘继明蹙眉问道,“怎么想起会在这里开玻璃厂的?”

唐玉龙无奈的说,“玻璃厂是三年前一个外出打工的青年回村创办的,开始老支书也是不同意,理由是厂的位置不合适,专门给他找了一块高地,但那个小伙不同意,说没那么多钱建厂房,小伙的父亲也是村部委员,老支书经不住这父子俩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同意了。”

“老支书当时跟我说这厂会出问题,一是靠近河边,碎玻璃难免会被冲入河道,散落在路上也危险,这条路可是村民出入的主干道。二是所谓的厂房就是小伙家自家的房子,那房子本来是给他哥哥的,后来他哥哥上大学走了,他就把这房子直接作为厂房了,可这电路是民用的,不是工业用的,承载不了长时间的电路消耗,这不,去年春节刚过,一天夜里正在开工呢,线路着火了,幸亏现得早,好多出去打工的人还没走,火被及时扑灭了,要不然,你看看这一家挨一家的,多危险啊,想想都后怕。”

“后来,乡里面强制勒令关停。小伙子在外面辛辛苦苦打工挣了点钱,不但全赔进去了,他父亲和哥哥还帮助贴了不少。”

唐玉龙从茶几上拿起烟,打开分给客人,并给刘继明点了烟。

刘继明沉声问道,“刚才我们过来的时候,看到原来的稻田怎么种了那么多树?”

唐玉龙自己点着烟后,说,“去年乡里开会,说城里城市改造,要绿化,树苗需求大,要求各村都种,乡里负责销售,结果是一窝蜂,大家都种。”

“现在土地都是归农户所有,你还阻止不了,当时老支书挨家挨户苦口婆心的劝说不要在良田里面种树,可没几个听的,尤其是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家里的地本来就没时间回来种,种树省事。”

“种的人多了,卖不出去了,有些品种根本也不是人家城里需要的,最后就这样,树还在呢,村民不仅没提高收入,还得往里面贴钱,因为你的农业税要交啊,你种了树,粮食完不成任务,那就只好交钱。上面才不管你呢,我说让你种树,又没说让你在稻田里种树,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倡导多种经营,这没错,地就这么点地,如果还是按照原来那样一年两季水稻、一季大麦,确实不行,可你也得切合实际啊,你看看现在成什么样了,原来的水稻田成林地了。”

刘继明听了心里沉甸甸的,继续问道,“村里有没有其他村办企业?”

唐玉龙掸了掸烟灰,接着说,“没有了,都关掉了。这里办企业不适合,除非是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

“前年一个回乡青年创办一家化工厂,老支书也是一百个不同意,可挡不住他舅舅是乡镇领导,老支书不签字,那位领导就天天打电话,还扣上阻碍地方经济展的大帽子,说如果再坚持下去就把他村支书撤了,老支书当时压力太大,没办法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没开业几天人家愣是拿到了什么环境检测合格报告。”

“污水直接排进了河里,那条河本是村民的饮用水源,化工厂开办以后,村民们都现水质有味,时间一长,周边村民的疾病也增多,村民们就找厂里闹,都是乡里乡亲的,最后,厂里为了平复民愤,出钱打了几口井。”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