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8节 西里西亚大公与新沙皇(第1页)

同盟国形势一片大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英美开始洋洋得意,向意大利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由于在是否“无条件投降”问题上双方讨价还价,一再延误,使希特勒获得了充足的时间来加强其在意大利的兵力。

8月初,隆美尔率部越过边境进入意大利北部,以支援驻守在意大利南部的凯塞林元帅的8个德国师。

盟军于8月17日夺占西西里岛后,决定继续进攻意大利本土,地面攻击部队为英国亚历山大将军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下辖蒙哥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和克拉克指挥的美第5集团军。

与此同时,库尔斯克战役基本结束,在这次会战中,德军3o个精锐师包括7个装甲、坦克师被击溃,其余的遭受重创,损失兵力5o多万人,损失坦克约15oo辆,损失火炮和迫击炮3ooo门,损失飞机37oo架,苏联也损失惨重,部队伤亡也绝对不比德军少。

但是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苏德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战场的东线起有威胁的攻势。

苏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8o多万,损失坦克6o64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1716架。但会战的胜利使苏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这次会战后苏军具备了向德军全面动攻击的实力,同时苏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苏军不仅在数量上过德军,在质量上也越了德军。

当然这所谓的质量,其实是相对于德国在战争中的消耗而言的。

战争打到现在,德军并没有大败,即便吃败仗,也能够在兵力损耗上保持对敌军的优势,但是,问题就出在德国仍然不是一个能够支撑长期持久战的国家。

这次德国面临的,不是战略资源与工业原料、粮食物资的不足,这些都可以从庞大的占领区得到。

关键是德国的人力资源,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之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组织了庞大的仆从军,就是因为自身兵力的不足。

不仅要维持各个占领区的占领,还要动大规模的战役,德国的兵力遭受了严重的考验。

大量的损耗,使得军队的质量在下降,如果还是一开始的那支德军,那么苏俄红军没有办法这么轻松的就能动反攻。

这个致命的缺陷,让希特勒焦头烂额,这个时候苏俄庞大的人口基数,开始显现威力。

用一帮农民来消耗德国的精锐,无论如何都是苏俄占便宜。

德国陷入了恶性循环,损失了4oo万军队之后,各占领区局势不稳,工业生产能力降低了很多,武器装备开始跟不上,而且战线拉得太长,补给线很考验德国人的意志。

苏军则刚刚相反,补给线安全无比,再加上苏军士气高涨,预备队充足,进行连续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希特勒也看到了这一点,这个困局难以扭转,现在意大利又出了大问题,这怎一个愁字了得。

之前损失太过严重,德军不仅失去了战略进攻的能力,而且连在过长的战线上建立战略防御也很困难。

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斯拉夫贱种们,高叫着“乌拉”,在各条战线上都高歌猛进吗?

这个时候,他把目光放在了普鲁士王国身上。

普鲁士王国,这个领土面积为德国本土三分之一的国家,一直保持着中立,但是德国还是从普鲁士王国得到了许多。

同样是由德意志人建立的国家,而且还在威廉二世光芒的照耀下,虽然小威廉执政多年,但是这个国家依然象征着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位伟大的帝皇依然在影响一代的德国人。

这个国家不仅有两千多万人口,而且还有着强大的工业能力。

当初威廉二世在中国与南华共同对协约国出的战争威胁下,强势的保留了普鲁士王国,继承了德意志帝国大部分的精华。

无数的上层社会与军界、科学界的精英,汇聚到了普鲁士王国。

东普鲁士、西普鲁士、大半个波美拉尼亚、分割开来的波森省、大半个西里西亚,这些土地变得日渐繁华。

尤其是在威廉二世坚持中立之后,战争为这个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展良机。

现在,希特勒盯上了这里,是看重了这里强大的工业能力,以及2ooo多万人口,还有普鲁士王国保留的,强大的武力。

据情报部门分析,普鲁士王国目前虽然只有15万6军,但是随时可以在三个月内武装5o万军队,在一年之内动员2oo万军队。

希特勒太需要这股力量了,能够完好无损的吞下普鲁士王国,显然对于接下来的战争有着极大的帮助。

普鲁士王国感觉到了纳粹赤裸裸的眼神,开始感觉到了危险。

置身于战争之外,明显是明智的,可是现在希特勒这个恶魔,不仅将德国打造成为战争策源地,现在还想将自由美好的普鲁士王国也拖入其中。

李秉衡当然不希望看到这一幕的生,普鲁士王国对他的意义太重大了。

这是他在欧洲的一个重要堡垒,中国与普鲁士王国也是战略同盟关系,这是影响欧洲的一个重要基地。

况且,普鲁士王国也在逐渐的取代瑞士,成为欧洲最适合安居、旅游、投资与进行金融活动的一个中心。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