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军功能救命(第1页)

[]

徐光启大力推广农作物遭遇阻力,最后失败了。

为什么如此?

饥饿的是升斗小民,饿不着士大夫、主阶级。

大明朝是粗方式管理,根本做不到后世的如臂使指,仅仅是到了县这个级别。

广袤的乡村都是被宗族乡绅控制。

每逢灾粮食减产之时,就是士大夫、主阶层囤积居奇,大举兼并土之日!

升斗小民如果种植了高产的红薯、马铃薯、玉米,饿不着了,不再面临饿死的窘境,谁还肯贱卖土?

农民没有话语权可以忽略不计,乡绅不但不支持推广农作物还从中作梗,徐光启的努力当然付之东流。

毅不一样,他的目的是尽快获得粮食,多多益善。

因此他在考虑能不能请李东家派人去京畿之找到徐光启负责培育农作物的家丁。

不管徐家培育了什么品种,都买一些种子回来,还得把种植农作物的方法抄录回来。

只不过当下的京畿之被建奴肆虐兵荒马乱,李东家肯不肯派人去还得另说。

得想办法忽悠得李东家帮忙办这件事

有一件事毅不知道,那是李东家急着找他。

腊月里就派遣家丁、伙计在张家口外几条主要道路上的醒目位置写下了宝塔镇河妖五个大字。

李东家李维达用手里的建奴、鞑子级为好几个文官武将谋求了升迁,不仅仅赚了钱,还赚了人脉。

没有不透风的墙,建奴级这种稀缺货源都能搞到手,李东家成为了传奇商贾。

居然有人打听到了李东家的神奇,特意赶来张家口找李维达请求量身定制。

二人都姓耿,是从太原而来,是原山西巡抚家的两位公子。

耿公子哥儿俩家里出了大事,急需要军功营救已经下了昭狱的父亲耿如杞。

老耿下狱前很牛逼,官职为太仆寺卿、右佥都御史任山西巡抚。

山西和宣大的盘重叠,张家口的商贾当然都得给山西巡抚面子。

李家是官宦世家,跟耿家熟络。

因此耿家两位公子耿章光、耿章华在陪着娘亲回原籍之时特意绕路赶来了张家口。

当就找上门求帮助。

大明王朝的末期,满朝文武包括宦官可以用人少畜牲多来比喻。

官宦和商贾沆瀣一气,绝大多数勋贵、高官都有子侄或者家生子在做生意。

李维达的父辈、祖辈也是科举出身的封疆大吏,当下依旧有好几个长辈、平辈担任朝廷官职。

他当然要接待两位耿公子。

耿如杞毕竟曾经是一方大员,官居正三品,他家倒驴不倒架。

两位公子由十七个家丁簇拥而来,这些家丁一个个鲜衣怒马,人人装备精铁锁子甲。

李维达不明就里,热情接待两位耿公子,听耿章光兄弟俩说明来意后,他苦笑不已。

耿章光是耿家长子,二十七岁,秀才功名,以后肯定能够科举入仕。

李维达就不行了,他考了许多次都没考上秀才,只得花钱捐了个监生。

有了监生功名,位就不一样了,最起码见了县太爷用不着下跪。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