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庄子齐物论(第1页)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2],荅焉似丧其耦[3]。颜成子游立侍乎前[4],曰“何居乎[5]?形固可使如槁木[6],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7],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8],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9],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1o]。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1]?山林之畏佳[12],大木百围之窍穴[13],似鼻[14],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15],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16]。泠风则小和[17],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18]。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刀刀]乎[19]?”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2o],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21],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22]!”

注释

[1]南郭子綦(qí)子綦,人名,住在城郊南端,因以为号,是庄子寓托的得道者。隐机凭几。隐,凭,依。[2]嘘吐气为嘘。[3]荅(ta)焉相忘貌。似丧其耦似忘我与物之相对。丧,失,犹忘。耦,同“偶”,匹对,通常解释为精神与肉体为偶,或外物与内我为偶。[4]颜成子游南郭子綦的弟子,复姓颜成,名偃,字子游。[5]何居何故。[6]槁木干枯的枝木。[7]吾丧我摒弃我见。[8]女同“汝”,你。籁箫,这里指由空虚地方而出的声响。[9]大块大地。噫气吐气出声。[1o]呺(hao)借为“号”,吼叫。[11]翏(1iao)翏长风声。[12]畏佳读作“嵔崔”,形容山势的高下盘回。[13]窍穴指树洞。小洞如窍,大洞如穴。[14]以下八句形容各种窍穴的形状。枅(jī),柱上方木。圈,杯圈。臼,舂粮的器具。洼,深池,指深窍。污,小池,指浅窍。[15]以下八句形容窍穴出的各种不同的声音。激者,水激之声。一说借为“嗷”,吼。謞(xiao)者,如箭去之声。叱者,如叱咤之声。譹者,若号哭声。宎(yao)者,如风吹到深谷的声音。咬者,哀切声。[16]于、喁(yú)均指应和之声。[17]泠风小风。[18]济止。虚寂静。[19]调调、刀刀皆动摇貌。调调,指树枝大动。刀刀,指树叶微动。[2o]比竹箫管、笙簧之类的乐器。[21]以下两句是说,使它们自己出千差万别的声音,乃是各个窍孔的自然状态所致。[22]怒者其谁邪鼓动它们声的还有谁呢?

原边注

“万窍怒呺”一段写得极生动,清代宣颖说“初读之拉杂崩腾,如万马奔趋,洪涛汹涌。既读之,希微杳冥,如秋空夜静,四顾悄然。”(《南华经解》)

点评

“吾丧我”是全节的一个引子,“丧我”便是摒弃偏执的我,“吾”是开放性、本真的自我。庄子旨在通过心境的开阔,破除偏执成心的小我,而呈现“万物与我为一”的大我之精神境界。从广大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类的存在,来体悟人类自身的处境,来安排人生的活动。

大知闲闲[1],小知间间[2];大言炎炎[3],小言詹詹[4]。其寐也魂交[5],其觉也形开[6],与接为构[7],日以心斗。缦者[8],窖者[9],密者[1o]。小恐惴惴[11],大恐缦缦[12]。其若机栝[13],其司是非之谓也[14];其留如诅盟[15],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16],以言其日消也[17];其溺之所为之[18],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19],以言其老洫也[2o];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21]。喜怒哀乐,虑叹变慹[22],姚佚启态[23];乐出虚[24],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25],其所由以生乎!

注释

[1]知同“智”。闲闲广博之貌。[2]间间细别的样子。[3]炎炎气焰盛人。[4]詹詹言辩不休。[5]魂交精神交错。[6]形开指形体不宁。[7]与接为构与外界接触,生交构。[8]缦通“慢”,引申为迟缓之义。[9]窖设下圈套。[1o]密谨密。[11]惴(zhuì)惴忧惧的样子。[12]缦缦迷漫失神,惊魂失魄的神情。[13]其若机栝(kuo)形容辩者骤然言,度之快有如飞箭一般。机,弩上用来射的部位。栝,箭末扣弦的部位。[14]司同“伺”,伺机。[15]其留如诅盟形容心藏主见不肯吐露,好像咒过誓一样。[16]杀犹“衰”,喻凋萎。[17]日消指天真日丧。[18]以下两句是说,沉溺于所为,无法恢复真性。[19]其厌也如缄(jian)形容心灵闭塞,如受缄縢束缚。厌,塞,闭藏。缄,捆箱箧的绳索。[2o]老洫(xù)谓老朽枯竭。洫,枯竭。[21]莫使复阳不能再恢复生气。[22]虑叹变慹(zhé)忧虑、感叹、反复、怖惧,形容辩者们的情绪反应。[23]姚佚启态浮躁、放纵、张狂、作态。[24]以下两句是说,就像音乐从虚空的东西里出来的一样,又像菌类被地气蒸出来的一样。[25]此指上述各种反复无常的情态。

非彼无我[1],非我无所取[2]。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3],而特不得其眹[4]。可行已信[5],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6]。百骸,九窍,六藏[7],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8]?其有私焉[9]?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1o]?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11]。与物相刃相靡[12],其行尽如驰[13],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14],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15]?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夫随其成心而师之[16],谁独且无师乎[17]?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18]?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19]。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柰何哉!

注释

[1]彼指上述情态。[2]取资。一说禀受,体现。[3]真宰身心的主宰。[4]眹(zhèn)征兆,端倪。[5]可行已信可通过实践来验证。[6]有情而无形谓有真实存在而不见其形。情,实。[7]六藏(zang)心、肝、脾、肺、肾称为五脏。肾有二,故又称六脏。藏,通“脏”。[8]说同“悦”。[9]私偏爱。[1o]真君与“真宰”同义,真心,真我。[11]不忘以待尽不中途亡失,言一旦秉承天地之气成形,便要不失其真性以尽天年。[12]相刃相靡与上文“日以心斗”相应。[13]其行尽如驰走向死亡。一说“尽”通“进”,亦通。[14]苶然疲困之状。[15]芒芒昧,昏昧,迷糊。[16]成心成见。师取法。[17]且语助词。[18]代指自然变化之相代。心自取者指心有见地的人。[19]今日适越而昔至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了。意思是说没有成心是不会有是非的,人的是非都是由于成心造成的。

原边注

庄子形象地写尽人间的悲苦和烦恼,引导人们思考,受情绪左右的假我,背后还有没有个真我呢?

点评

庄子以“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来说明世俗之人由于“成心”的作用,在“日以心斗”的过程中,将自身生命陷溺于排他性的言论(“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而以师心自用,将自己和他人的世界割裂开来,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断裂。

夫言非吹也[1],言者有言[2],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3],亦有辩乎[4],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5],言隐于荣华[6]。故有儒墨之是非[7],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8]。

注释

[1]言非吹也言论和风吹不同。意指言论出于成见,风吹乃于自然。[2]以下两句是说,辩者各有所说,但其说者尚不足为定准。[3]鷇(kou)音幼鸟将破壳而出时出的叫声。鷇,初生之鸟。[4]以下几个问句一步一步地引导人们思考言的是非与道的真伪。辩,通“辨”。[5]小成片面的成就,指局部认识所得的成果。[6]言隐于荣华言论被浮华之词所蔽。[7]以下两句是说,儒墨各家的是非争论,他们各从自己的主观成见出,是对方的所非,非对方的所是。[8]莫若以明不如用明镜之心去观照。

原边注

庄子指出事物本然的情形是如何被隐蔽,语言又是如何被误用,以说明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主观性的争论,久而久之,心灵活动就被锁闭在局部的范围,永远无法了解事物最终的实在与全盘的真相。“以明”就是透过虚静的工夫,扩展开放的心灵,使心灵达到空明之境,才能无所偏执地观照外在的实况。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说“如实地反映多彩的世界”。

物无非彼[1],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2],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3],虽然,方生方死[4],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5],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6],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7],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9],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1o],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11],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12],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13],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14]。

注释

[1]以下两句是说,物象,没有不是作为他物的“彼”、作为自己的“此”而存在的。“彼”是那方面,“是”是这方面。[2]以下两句是说,从他物那方面就看不见这方面,从自己这方面来了解就知道了。[3]彼是方生两方并生,指彼与此的概念相对而生、相依而存。[4]以下两句是惠施的命题,揭示了生与死的对立统一关系,认为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5]以下两句说明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可,即“是”。不可,即“非”。[6]以下两句是说,是非相因而生,有是即有非,有非即有是。[7]不由指不走是非对立的路子。[8]亦因是也也就顺着这样子,即谓这也是因任自然的道理。[9]以下两句是说,相对之双方可以互易,此方可为彼方,彼方亦可为此方。[1o]以下两句是说,彼此不成对待,就是“道”的枢纽。意指彼与此、可与不可的差别对立与纷争,乃是人的主观作用,并非客体实在。道枢,指世界的实况、事物的本然。枢,门轴,关键之意。[11]以下两句是说,合乎道枢才得入环的中心,可以顺应无穷的流变。[12]以下两句是说,彼此人物、环象、事态的转换对立中产生无穷的是非判断。[13]以下四句中“指”“马”是当时辩者辩论的一个重要主题,尤以公孙龙的指物论和白马论最着名。庄子只不过用这两个概念作喻说,目的在于提醒大家不必斤斤计较于彼此、人我的是非争论,更不必执着于一己的观点去判断他人。[14]一指、一马用以代表天地万物同质的共通概念。意指从相同的观点来看,天地万物都有它们的共同性。

点评

有“彼”就有“此”,有“此”就有“彼”,一切事物都在对待的关系中,而一切事物又不断地流转,因而对待关系也不断地变换,在这种相因而旋转的情形下,是非判断,永无定准,各人由于角度、标准的不同以及所持角度、标准本身的变动,因此产生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

可乎可[1],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2],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3],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4],厉与西施[5],恢恑憰怪[6],道通为一。其分也[7],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8],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9]。庸也者[1o],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11]。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12],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13],是之谓两行[14]。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白莲王爷要入赘逆转女王快穿免费阅读武侠开局摸了天池怪侠全文免费深情诱爱综武侠天下之大免费阅读非理性热恋蓝良哲第二章重生断情命运被写好了吗炼神还虚的虚是什么意思大明开局成为锦衣卫境界划分重生宠后txt久岚他反派被疯批男主强制了怎么办第一章反派师兄要黑化反派 爸爸从冰箱开始 撕枕犹眠男主咸鱼剑仙王墨白是谁古龙世界里的吃瓜剑客精校青梅竹马是主角但是那我呢TXT心机女上位史柚子几个男人港综世界我话事珍珠哥哥重生绝世狂妻最新章节列表长生从葫芦剑诀开始目录识趣的人离群的小鸡看图写话情有独宠君不语作者落入魔窟仙途传灯方辰线上看军门蜜婚娇妻万万岁免费阅读重生宠后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穿越成绿茶女主你却练成神技作者写写写写写写写重生之公子倾城全文珍珠大叔万界武尊等级实力划分珍珠阿姨是什么电视剧穿书后和反派男二he了结局破茧成蝶意思弃养千金谁家马甲遍布全球!? 伏羲兮重生之绝世凶妻在线阅读点卯大景巡夜人有声娇缠春山宴灯最火的一句从冰箱开始百度武侠开局摸了天池怪侠 梦笔穿越之春日好种田心机女为上位心机女上位史女主第一次末日重生之萧少我是镇妖司大总管穿成绿茶女配觉醒年代打人是执行公务吗是第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