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页(第1页)

“平安方”乃是一枚指甲大的玉石,上书“平安”二字。这批岫玉因为有杂质,价格便宜,只能用来做小件,难登大雅。听石聆说有用,孙璞玉二话没说直接送给了她,没想到却被石聆拿来做他们合资的“商品”。

平安方的原理很简单,既以“平安方”为媒介,向大众集资,用作泰和商行新项目的资金。待泰和商行获利后,便是以丰富利润回报大众之日,而即便没有获利,泰和商行也承诺会返还本金和一部分利息。

当然,泰和商行手里的项目都是孙家祖孙精挑细选的,赔率实在很低。孙璞玉选择的这些,都是那些有广阔前景,但是暂时还不被看好的行业。泰和商行的资金流转环环相扣,不便满足于他的各种“奇想”,而石聆这个方法刚好给他创造了一些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机会。即便赔了,也不会影响泰和商行本身运作,而有泰和商行这个靠山和背景,本也是一种取信于民的重要筹码。

另外,平安方之所以叫做“平安方”,还另有一层原因。

但凡购买平安方者,如自身或直系亲属有人生病需要就医的,平安方可报销三成的医治费用,这三成银两就等于是预支了项目利润,由永乐布庄代泰和商行暂行支付,结算时,永乐布庄从平安方利润中抽取一成作为酬劳,也就是“手续费”。

这个产业链下来,泰和商行得到了运营资金,民众得到了医疗保险,永乐布庄得到了放贷利润,可谓三赢。至于锦绣坊嘛……锦绣坊原本就没什么财力,这一次石聆只是作为合伙人的身份出出主意,所以锦绣坊只是来混个名声,全当是造势和免费广告。至于石聆本人,作为这个主意的主要策划人,赵六和孙璞玉坚持要分利给她,石聆拒绝不了,便也顺着他们的意思,答应拿一小部分。

石聆这个主意,其实就是融合了现代金融的一些理念,一是众筹,一是保险。

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这种崭新的概念在她一个人的脑海里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但是有了孙璞玉和赵六的加入则全然不同,孙家泰和商行本身就是活招牌,赵六则财力雄厚,加上她的主意,这三个臭皮匠,居然也轰轰烈烈地把“平安方”这一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由于原理简单明了,又有泰和商行和锦绣坊口碑在前,原本以为会因千金符的市场占有率而举步艰难的新点子居然快速地被推广开来。连一开始表示反对的孙家大老爷在听闻事情因果后,也对石聆这个小姑娘另眼相待。

在他们眼中,石聆是名副其实的天才。

石聆倒是非常谦虚,说了这些不是她首创,至于别人信不信另说。事出反常必为妖,来到古代后她也算领教了不少,所以凡事也不再极力去解释。

平安方的出世原本就是为了分散千金符的市场,如今他们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只不过效果好似更好了一些。

一个月后,看着不菲的入账,石聆不由感慨:她的运气,实在是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回到家啦,坐了7个小时的火车,回到家的感觉真是幸福死了。整个人都幸福得要融化惹~怎么办,我就快要死于安乐了!

ps另外,这两周的榜单轮空了,本来很失望来着,数据本来就不好,结果似乎恶性循环了。

可是,可是!今天在游戏里抽中了梦寐以求的枪,瞬间被治愈了tot(真是够了你在作者话里说这个干吗……对不起我太开心了就算你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也一定要炫耀一下!》《

以及,我真的就是个这么容易就会有好心情的人啊tvt!

忘了定存稿箱的时间,才发现没有自动更新!!!rry!

☆、红妆

她的运气实在很不错,一路走来,遇到的都是靠谱的人。

当初石聆想到这个主意,一方面是真心想办件好事,挽救骗局在未来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是想还孙璞玉一个人情。这个产业链中,获益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孙璞玉个人。对此赵六吃了不少醋,三不五时就要到锦绣坊来埋怨石聆偏心——钱是他出的,赚钱最多的却是孙家。

而孙璞玉对赵六的态度也十分复杂,对于这件事他当初本是存有犹豫的,可一见赵六不问缘由地出钱,他不知怎么心里就生出一股意气之争,似乎他再不说话,就要输了什么。事实证明,跟着石当家,果然有肉吃。孙璞玉当然不后悔,只是对于赵六千方百计跟石聆套近乎的行为多有不满。

对于孙璞玉和赵六之间的“火花”,石聆视而不见。

——都是闲的!

石聆担忧另有其事。

与平安方的大热相反,千金符一反常态的低调让她不能不在意。尽管平安方口碑不错,但是千金符的暴利回馈始终对社会群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在白云观尝到过甜头的人,对千金符可谓深信不疑。一时间茶楼酒肆里,众人议论最多的不再是锦绣坊又出了什么新花样,而是千金符获利几何,平安方运作如何。

这并非正常现象。

照理说在晋阳,千金符有绝对的优势,不该这么快就被平安方追平,眼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有幕后推手为平安方保驾,二是千金符的运作出了问题。前者石聆暂时还想不透,后者却并非什么好兆头。

千金符在晋阳运作已经有半年的光阴,资金扩张迅速,如今民众心里或多或少也有了些猜测。石聆知道,已经有人在暗地里对千金符“撤资”。如果她预料不错,千金符的“崩盘”之日,恐怕是近了。

腊九一进书房,就见自家掌柜皱着眉头对着纸张发呆,不由有些揪心。

石聆最近很是辛苦,在锦绣坊之外又多了平安方的事要忙,一日里竟有大半日都闷在书房,偶尔出趟门,也是跟孙家少爷和赵家掌柜去商议要事。石聆再有能耐,到底也只是个十多岁的小姑娘,青春年华全辜负在这些账本里了——这哪里是姑娘家该过的日子?

腊九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东西,咧嘴一笑,到底是好姐妹,要说这事,还是莞姑娘想得周到。

“掌柜的,莞姑娘送东西来啦。”

听见王莞的名字,石聆唇角漾起些笑容。

阿莞最近心情似乎不错,三不五时就差人送东西来,有时候是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连她也不怎么识得,有些则是些她感兴趣的书籍。不过对自己的近况,她信里倒是只字不提,每每都只是叮嘱她两句,惜墨如金。唯有一次写得多了些,居然说赚钱固然要紧,也不要过于劳累,叫她只需把王家这铺子当成自己的,随意折腾就是……倒越发不像个小妹妹,尤其这最后一句,颇有些袁清风骨。

这女人成了亲就是不同,连和闺蜜共同语言都少了,不过想来王莞会有如此变化,应是过得还不错,何况有袁清照应,石聆倒也放心。

只是打开那包东西,石聆却是一怔。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