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微服私访(第1页)

第15章15。微服私访

曹髦点了点头,又说“罗爱卿,你带点衣物,出宫后乔装一下,替朕找些着名的画师,想办法带他们入宫,替朕画像。

到时候,朕就坐在这卫生间的虎子上,让画师画像。朕要亲笔书信一封,并将画像一起,派人送到边关,送给田豫老将军。

他是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要他忠心护朕,司马师不敢废朕,不敢杀朕,因为田豫老将军手握二十万重兵,镇守幽州边关,抗拒胡人、匈奴,维护我大魏数十年疆域安定。”

(虎子即是马桶。马桶在汉朝开始出现,当时的马桶叫虎子,是皇帝专用的,玉石所制。由专门服侍皇帝的太监抱着,以备皇帝随时方便之用。后来马桶的名字有所演变,曾改名为兽子或者马子,最后在流传中,演化成了马桶的称呼。)

罗靖竖指赞“皇上高明,深谋远虑。微臣马上去办。”曹髦点了点头,罗靖随即出宫办理此事。

……

翌日早朝之后,曹髦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领着罗靖、青荷、青素及宫中甲士百余人,前来司马府,看望司马师,向司马师请教如何当好一个皇帝,如何处理好君臣关系,如何治国理政。

司马师让曹髦趁年轻,好好念书,并指定司马望和钟桧教之国学,至于治国及理政之事,暂时可以放心交与司马师。曹髦含笑赞同。

其实,曹髦心里明白,司马望到西北掌兵,司马师不放心,所以,又把司马望给调回来了,让司马望教皇帝国学,如此,就轻松解决了司马望的兵权问题,也可以很好的给司马孚一个交代。

但是,曹髦看到,司马大将军府金碧辉煌,如同皇宫。他回宫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心想朕刚刚穿越而来之时,像梦境一样,感觉用现代人的学识和智慧,在古代治国及理政很容易。

现在,朕融入到这旧社会来,参与到这残酷复杂的皇权之争中,这才意识到事情展并非那么容易,也并非如一些穿越小说所写的那样那么容易改变历史。

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

十九日早朝。

曹髦命礼官评定在废立天子过程中出谋献策的公卿朝臣们的功劳,并按功绩大小给予不同程度的奖赏。

同时,曹髦按司马师的提议,同意封贾允为尚书令兼度支考课,也同时提出贾允不再兼任中军护之职。

曹髦说“贾允很有才,但是,如果兼职太多,就会分散精力,这也抓不好,那也抓不好。兼那么多职,有什么用呢?好了,此事不再议。

罗靖的背剑卫士令已经任职有一段时间,可以定品级了。朕就给罗靖这个背剑卫士令定为四品吧。

退朝!”

他很机智地给罗靖的卫士令定级,而且只定为四品,容易通过司马师这一关。

但是,曹髦也没给罗靖兼任的黄门令定级。不过,罗靖身兼两职,有卫士令的四品,也等于有黄门令的四品。

如此,司马师不仅掌管了兵权,也把财政大权揽过去了。至此,司马氏一方松了口气。

司马师一高兴,便不再与曹髦罗嗦,对于曹髦提出的贾允不再担任中护军,避免兼职太多的提议,也不再费口舌之争,反正曹髦没有免掉贾允的黄门侍郎之职,后宫仍然归贾允管。

所以,后宫就只剩下罗靖任黄门令之职,也算达到了曹髦的目的。

亲身经历的残酷的朝政之争,让曹髦学得更精了,他看到司马师高兴,知道司马师高兴之中忘了皇宫的管治大权。但是,待会司马师清醒过来,可能会变卦。

于是,曹髦生怕情况有变,反正罗靖掌握皇宫大权已成定局,便赶紧说“好啦,退朝吧!”便起身转身而去。

身后传来一阵“恭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曹髦在此日早朝之后,还出绝招。

他既然示弱和隐忍,但是,也不能让文武百官看到他无能,他还得让天下牢记他是一位很有才情的皇帝。他不会作诗作词,但是,他的灵魂来自现代,后世的名家名诗名词,他可以信手拈来。

洛河东西横贯洛阳全城,沿河两岸筑砌堤防,花草树木遍栽。这日早朝之后,曹髦为让他的德政布告于天下,便带着两名奴婢青荷和青素、郭方和罗靖、郭修、胡渊骑马出宫,来到洛水畔。

苗金兴、乌崇远、邵召峰等人就留在宫中,保护郭太后。现在,贾允没了军职,想找借口杀苗金兴、乌崇远和邵召峰,就无可能了。司马师不可能直接挥刀砍杀乌崇远和邵召峰等人。

郭方、郭修和胡渊刚到京,他们都是罗靖的师侄,原均是西域修罗刀门下弟子,罗靖因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所以,到终南山修道,也学到了另一门绝艺七绝剑。郭方和郭修、胡渊学成刀艺之后,便到终南山看望罗靖。

罗靖又领着他们到东海王府看望曹霖,因此与曹家有了这么一层关系,且越来越密切。至于罗靖爱上的姑娘是谁?与曹霖有什么渊源,他没多说。

曹髦也没多问。

此时,曹髦高声吟诵曹植的洛神赋,朗声吟道“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由于他身穿天子服,身边侍从仅六人,随即引黎民百姓轰动围观。

由于在古代没有什么宣传媒体,有些事,有些话,曹髦得亲自向世人说明,以示他是一位好君王,以此赢得天下民心,动摇司马氏的根基。

司马氏掌权太久,天下人只认得司马氏,而忘了曹氏,忘了曹氏天下。

曹髦抓住机会,又把他前些天在登基典礼上的话复述一遍,朗声说道“诸位臣民,本朝三位先帝英明圣贤,顺天命而受帝位。

但齐王曹芳在承嗣皇位后肆意妄行,不循礼法,以至失去了作为君王应有的仁德。

皇太后以国家为重,接受辅政朝臣们的建议,把朕召来京都取代失德于天下的齐王。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