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页(第1页)

  可免也,以晚明尤甚。而当遇到有为的君主,专权自用,几成惯例,到头来还是躲不过一

  塌糊涂之结局。姜德成在他的《徐阶与嘉隆政治》中总结了一条线索,即,明初的洪永政

  治——无丞相的皇帝专权,嘉隆政治——内专权,到了明末政治——党争不断;再加上

  此前我们已讨论的有明一代政治的宦官因素,在朱元璋的设计中,这严丝合缝的死保政权

  千万代的措施,怎么就弄成了后来的样子?我也觉得,书中对此有省略,你是否愿意借此

  机会就此多说几句?

  李:在前面的叙述中,已经间接地涉及到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

  都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专制主义的最大特点是蔑视人,不拿人当人。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制度设计中,人性的因素可能是最少被考虑到

  的。即便有所考虑,也是儒家思想和帝制传统结合后高度扭曲的人性,从而渗透了对治下

  人民的深切蔑视。因此,那些制度设计,对于皇家之&1dquo;私”的考虑远远过了对于天下之

  &1dquo;公”的顾及。明代皇帝尤其如此。这样的制度设计与建设看似严密,其实漏洞百出,国

  家、社会、人民要为此付出极为高昂的成本。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政治智慧。我特别厌恶钱

  穆津津乐道中国没有皇帝说过&1dquo;朕即国家”这句混帐话;在他看来,这种情形表明了中国

  帝制政治传统中悠久的&1dquo;自由”、&1dquo;平等”和天下为公。就我的读史体验,中国数千年的帝

  国政治史,根本就是一部朕即国家史。因此,才会有我们所看到的那所有疯狂与残暴。

  扭曲的人性也是人性的一种,它不可能不挥作用,不可能不在时间与

  空间中膨胀酵。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拿人当人的人也作不成人,不是报应在现世,就是

  报应在来世;不是报应在本人,就是报应在子孙。于是,朱元璋做的孽也就报应在他那些

  乖戾的子孙身上,如崇祯皇帝一家。

  刘:明太祖一介布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1dquo;布衣皇帝”。元末群

  雄并起,中原逐鹿,最后胜出的不是别人,是朱元璋的一班人马。远的不说,只看明的前

  后两朝,成吉思汗的早年经历,只比朱元璋更悲惨,衣食还不是主要问题,他真是时时有

  生命之虞,但在兄弟之间尤其与他人的竞争中,胜出的也是他。努尔哈赤,虽说生于殷实

  之家,相当于今天的中产,但1o岁丧母,成年之前,所历艰辛非寻常人能比。他的四个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