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页(第1页)

  亿5千万亩;到万历六年时,官方征收赋税的在册土地却只剩下了5亿1千万亩。两百年

  间,为国家纳税的土地蒸了3亿多亩。此中情形只能说明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

  全国将近4o%的土地,已经落入皇亲贵戚、豪门富户和贪赃自肥的官吏手中。这种境况恰

  好和大户不纳税或少纳税,小户反而要多纳税的奇异景象互为表里。张居正推行的清丈田

  亩,曾经受到过顽强抵抗,表明上述权贵富户人等决不会为此感谢他。实际上,此时的张

  居正已经站到了全国上层社会———皇亲贵戚、官僚士绅的对立面。他最后清丈出来的土

  地,比官府记录在册的,多出1亿8千多万亩。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说,此类土地的

  数量和张居正所受到的憎恨,大概呈正相关的关系。而张居正旨在将土地与人口挂钩推广

  的一条鞭赋税制度,显然有助于缓解人民的痛苦和这种仇恨的加深。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知道,万历元年以前,帝国财政状况恶化,多年入不敷出,国库

  相当空虚。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帝国国库里的存粮可以满足九年的需要,太仓中的存

  银有6oo万两,太仆寺存银4oo万两,帝国留都南京的国库里存银25o万两,全国各省的

  省库存银均在15万两到8o万两之间。

  就这样,用今天的眼光看去,具有杰出才华的政治家张居正,活得七扭八歪。却也差

  不多以他一己之力,历十年努力十年坚持,在没有改变帝国政治制度与经济结构的情况下,

  几乎实现了帝国的中兴。从他所受到的反弹中,似乎可以想见帝国政府组织与各级官吏肯

  定也承受了空前的压力。方才使&1dquo;帝国官僚政治的效率达到了顶点”,&1dquo;标志着那个时代在中

  国社会政治传统束缚下人力所能做到的极限”。由此,形成了与整个大明帝国特别是十六世

  纪其他年间似乎是不可能的对比。

  与王安石比较起来,张居正缺少王安石那样灿烂的文化成就,也没有王安石光风霁月

  般令人感佩的道德品格和洁身自好。假如没有上面这样的业绩,张居正在历史上的形象,

  可能要不堪得多。

  当上述种种交织在一起之后,我们便大体可以了解,张居正身后的遭遇何以会如此之

  悲惨了。当然,到目前为止,促成这种遭遇的诸多因素中,还缺少最重要的一项。这项因

  素与张居正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有关。那就是张居正所倾心辅导和辅佐的学生———万历皇

  帝。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