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节(第1页)

像这种碎花带风景的碎花福禄寿,极为罕有,而且也好出手,基本都是些富贵大户人家的老太太过寿,买来当贺礼最适合。

在这程宅虽说都是些老弱妇孺,但是好在程老爷子是多年的秀才,儿子又在京城,虽然已死,但这老宅人并不知情,加上又是教书先生。

在这九牧城虽都富裕,但大概是早先都是些放牛羊的土身子,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多少年过去,当人们已有了这样的意识,却也有些晚。

所以这种自己所缺少的文化,使得九物人对文人大多敬仰与羡慕,而人们对于能识文断字的先生,和一些秀才举人也颇为敬重,尤其是从京城回来的程老爷子,说话还是有极有分量,城中的大户有钱人家,有的也特意找上门请程老爷子教导。

毕竟老爷子不止自己是秀才,儿子更是京城学子,把孩子交与他总盼着能像他儿子般,将来入京参加科举,最好能做个官,将来回旧宅也算光耀门楣了。

因此,这求上门来的九牧城的富家,程老爷子多少认识个五六成。

若放出消息说为友人卖,倒是容易出手。

毕竟好东西并不愁卖。

程老爷子看到罗溪玉忙里忙外,不仅白日随人去看那宅子与铺子,还要整日在纸上写写画画,如今又落到要典当自己首饰的地步,不由连连叹气。

隔了三日,终于不发一言的拿了一沓银票进来。

罗溪玉看着银子,顿时感觉到心情振奋起来。

就在人手短缺时,之前遇到劫匪的兄妹两人,终于找到了程宅,兄妹两个掩护了罗溪玉后,就往山上跑,一直躲在山中,靠着些存粮和草根过活,不久才下了山,因为知道罗溪玉说的九牧程家宅,所以一路连乞带讨的走了回来。

这兄妹两个归来,使得罗溪玉压力骤减。

本身学院其实除了改置,因为有程老,也不需要她操太多心,买些奴仆买菜买饭,收拾院子,按部就班倒也顺遂,这九牧本来书院就少,大多是些小学堂,没有什么竞争力,办起来也不麻烦。

最为操心的是罗溪玉准备开的那个药铺。

之所以开药铺,一是想赚些钱入帐,毕竟此时书院赚不了多少钱,因为罗溪玉让程老学生收入一些十岁以下的小乞丐,又是够吃够住,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所以她需要有银子入帐,而罗溪玉所熟悉的便只有草药之类,这也是她比较精通的,因为了解所以才想做,并且这药铺还有收集功德的好处。

她想设些偏屋,专门为付不起药费的穷人诊治,可以让他们拖欠,甚至收极少的钱,或者不收,虽然不赚钱甚至于赔钱,但功德白芒的获得,必定不会少。

而药铺里其它正常的收费,保持着盈亏。

罗溪玉也不想赚多少多少银子,她的想法就是用药铺养着学堂,等学堂开始盈利,再用学堂养着药铺,互相保持一种平衡,赚到的钱不需要太多,只要能让她付得起奴仆的衣食住行,养活得了这一大家子便足以。

而她手中还有不少银钱,倒也不慌。

书院是未来出无数学子的地方,必然要一腔正气,整个屋子的布置,采光,学子的衣食住行,吟诗写字的环境,都要考虑,环境好,才会更投入的学习,而有意境才有情怀,这个地方很重要。

罗溪玉颇下了番苦功,将一些布置都画了起来,请了能工巧匠来改造。

过了年,很快便到阳春三月,青柳发嫩芽,在忙碌间,程前学院便立了起来。

院名以石雕刻,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刚劲有力,浩然正气,正是程老爷子所写。

进古铜大门,里面树柳成荫,池塘亭子颜色清爽又精巧,鹅卵石铺成得小路,两旁处处可见风景。

巧玲珑的吟诗亭和写字的楼阁,上面镂刻精美的花纹图案,加上小门与四面可以卷帘的大堂。

书场便设在竹林之中,夏日凉风习习,闻着竹声,显得十分的清凉。

天井不远处有一排竹屋,可用作酷夏时冲凉之用,上面数个木桶,让仆人灌满水,晒上半天,然后便可拔了竹塞冲凉,即方便又快捷。

甚至还留了孩子们可以玩耍之地,还仿着一些秋千与转盘,石头动物之类,供他们学习累了时玩耍之用。

整个来说,一个大宅院,被这般一整改,顿时显得即古趣盎然又淡雅纯朴。

让人一看便忍不住爱上这样的环境。

在建成第一日,罗溪玉便让隔壁睡通铺的小乞丐们进学院住,那边后院修了很多屋子,专供留宿的学子之用,热水被子一应俱全。

而食堂也有人打理,每日早中晚餐。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