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 使命与归宿(第2页)

唐朝开国后,又把大兴城名字改成了长安城。

隋朝开国之初,杨坚的治国模式跟宇文邕差不多。宇文邕的治国能耐是家传的,早先,苏绰的《六条诏书》就为北周的治国方向定了调。

杨坚的治国能耐是跟宇文邕学的,只是青出于蓝而已。

当然,俩人也有区别,最大的区别是起用汉人,宇文邕有顾忌,而杨坚没有顾忌。

没顾忌的杨坚,身边人才济济。等乔迁新居,就召集人才开会,主题是消灭南陈。

人才大多是汉人,憋了几百年不被重用,这时候都放开了表现,说出的全是谋略,一个比一个深。

杨坚贼高兴,都不用自己去想,只管甄别谋略好坏就够了。

可高兴到一半,突然来个扫兴的,报告说突厥来犯,正在攻打幽州。南陈的事只好先搁置,转向征讨突厥。

突厥是北边的游牧民族,被柔然带出道的,但这个民族要追根溯源,就是一笔糊涂账。

早先,柔然在草原上到处乱窜,西亚、欧洲都去过。后来,不知从哪抓来一批奴隶,都是铁匠,专门帮柔然打造兵器,这些铁匠就是后来的突厥。

等到柔然势弱,突厥趁机吞并高车,壮大自己实力。为了摆脱柔然,突厥就和西魏结盟,请求庇护。

公元554年,柔然基本被消灭,突厥又和西魏联手,对付北齐。等到北齐势弱,就去贿赂突厥,突厥得了好处,就饶了北齐,掉头去打西域,使突厥的势力不断向西蔓延。

北齐灭亡后,上贡中断,突厥就去找北周要。碰上霸气的宇文邕,不但没要到好处,还差点被灭国。幸亏老天爷帮忙,才让突厥保住了香火。

等隋朝立国,正赶上突厥老可汗过世,沙钵略继承汗位,成为新可汗。老皇后也被继承,成了新皇后。

这皇后是北周的公主,早年和亲和过去的,眼瞅着娘家没了,伤心的不行,就怂恿新可汗沙钵略攻打隋朝。

沙钵略想搞掉有威胁的皇叔达头,就让他挂帅。战争很快结束,突厥大败,达头挨顿胖揍。回来交差,还得扛下全部责任。

达头预感不妙,没等沙钵略举起屠刀,就逃回了自己的部落,并建立西突厥。至此,突厥分裂成东、西两国。

西突厥立国后,达头为报诬陷之仇,不断袭击东突厥。这边,杨坚也派出重兵,不断攻打东突厥。沙钵略实在扛不住,干脆低头认错,依附了隋朝。

降伏突厥后,话题再次转向南陈。要灭南陈,荆州是必取之地,于是,伐陈之前,先收回了盘踞在荆州的西梁。

西梁又称后梁,宇文泰灭了萧绎后,为了和南梁有个缓冲,就帮萧詧建了个傀儡国西梁,定都江陵。

萧詧是萧衍的孙子,萧绎的侄子,早先镇守湘州。可萧绎不讲武德,趁着“侯景之乱”,赶跑萧詧,占了湘州。

萧詧无处可去,就投靠了宇文泰。可没想到,世道轮回,自己眨眼就做了皇帝,住的还是萧绎的老巢。

西梁虽是弹丸小国,可本本分分,又有大哥护着,皇位妥妥传了三代。

第三代皇帝是萧琮,能文能武,智勇双全,谋略和见识都远常人,正想摆脱束缚,开疆拓土,造个盛世,可偏偏碰上一代雄主杨坚。

公元587年,萧琮被召回长安,封了个莒国公,西梁就此灭亡。

收回西梁后,长江以北几乎尽归隋朝,包括上游的四川。南陈仅占据江南,跟早先亡国前的东吴差不多。

不同的是,东吴的末代皇帝是个败家子,而南陈的末代皇帝是个巨婴。但历史不同情弱者,只要无能,就会被取代。

喜欢两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两晋南北朝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