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节(第1页)

他不聪明能叫谢迁早早动了收徒的心思?他不聪明能叫李东阳和丘濬他们都对他另眼相看?他不聪明能在两三岁的年纪就懂棋懂算术?

这种瞎话传了出去是要挨打的!

杨廷和作为议论文高手,写起文章来文义畅达,平日里也很擅长有逻辑地讲道理。

他抱起杨慎坐到文哥儿对面,笑着对两个小孩儿说道:“有则古时传下来的小故事,倒是适合讲给你们听听。据传有两个特别聪明但很顽皮的兄弟,经常让他们先生头疼。有次他们先生要出远门,怕他们出去胡混,便给他们留了许多功课。”

一听到许多功课,文哥儿的代入感就来了。

“然后呢?”文哥儿紧张追问道。

杨廷和就给他们讲了下去。

哪怕先生布置了许多功课,兄弟俩还是跑出去玩耍了。

哥哥一直玩儿到下午,才火急火燎跑回家临时抱佛脚把书看了一遍。弟弟呢,更贪玩,愣是玩到跟他们先生前后脚回家。

结果先生回来后叫哥哥先背书,哥哥居然背得那叫一个流畅。

原来他看书过目不忘,看个一遍就能记住!

先生听了一半,觉得哥哥没偷懒,叫他停下换弟弟背。

弟弟居然也顺顺溜溜地背起书来。

直至背到一半才突然卡壳。

先生奇道:“你怎么不往下背了?”

弟弟回答:“刚才哥哥只背到这里。”

原来弟弟压根没看书,只听哥哥背一遍就记下来了!

可刚才先生只让哥哥背到一半,弟弟自然只能背一半!

文哥儿:“…………”

这个故事听起来可真耳熟,他很怀疑是杨廷和现编的!

杨廷和不疾不徐地笑道:“就是这样聪明的两兄弟,如今谁都不知晓他们的姓名,只余下稗官野史中的三两句笑谈。”

杨廷和抬手摸了摸杨慎的脑袋,目光则是温煦地望着文哥儿。

“所以比较谁更聪明这种事,本就没什么意义,知道怎么把聪明用到正途上才是最要紧的——有十分聪明用对三分,和有三分聪明用对三分,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些话对三岁小孩儿来说本有点过于深奥,文哥儿和杨慎听后却都牢牢记了下来。

文哥儿没再纠结“为什么我身边的人都能过目不忘”,开始认认真真跟着杨廷和对弈起来。

等到天色慢慢暗下来,文哥儿才别过杨廷和与金生一同归家去。

长安街上有不少行色匆匆的行人,明显都是急着赶在夜禁前回自己住处去。

文哥儿觉得有些稀奇,感觉以前好像没这么多人的。

他琢磨了一下,终于想起来现在已经进入三月,正好是大明准公务员们会试结束、等待殿试的空档。

各地考生们怀揣着高中的期望来到京城,眼看马上就要鱼跃龙门当进士了,主要进行这么两个活动:一个是要和同年考生搞团建热闹热闹,另一个就是要想办法拜会和自己有点关系的官场前辈混个脸熟。

没有关系,创造关系也要上。

比如唐伯虎来京城考试,就特地去拜见他乡试座师梁储的好友程敏政,说是花钱求程敏政写篇文章给梁储。

这事儿大家都懂,明显就是官场上送“润笔费”的那一套,意思无非是“我是您好朋友的学生,日后您能关照关照我不”。

一般来说只要对方收了这钱基本就表示认下了这重关系,大家以后可以走动走动。

www.qbzww.com 全本免费小说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